[實用新型]跳線分線架無效
| 申請號: | 200620140087.3 | 申請日: | 2006-1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0972985Y | 公開(公告)日: | 2007-11-07 |
| 發明(設計)人: | 孫鳳軍;魏明;許建華;盧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一舟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31/08 | 分類號: | H01R31/08;H04Q1/02 |
| 代理公司: | 寧波天一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章翠云 |
| 地址: | 315191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跳線 分線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寬帶接入的高頻跳線線對間分線裝置,屬于高頻寬帶跳線制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通訊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跳線的傳輸速率數量級提高。目前六類綜合布線系統的帶寬達到了250MHz,但傳輸的方式和早期的跳線沒有所改變,跳線端部連接的8P8C水晶頭仍保持原樣不變。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都知道,隨著線對傳輸頻率的增強,線對間的干擾會加大,故采用傳統8P8C水晶頭制作的六類跳線很難達到六類跳線的技術標準,所以有部分的水晶頭生產廠家紛紛將水晶頭的結構做了改變,以使傳輸數據達到六類跳線的技術標準要求。但水晶頭結構的改變勢必導致成品合格率降低,制造成本上升。最近,有廠家在六類跳線的8P8C水晶頭后部增加了一個分線架,以使采用傳統水晶頭制作的六類跳線達到其對應的技術標準,但由于線纜的兩端都需要接線而造成A、B端現象,從而導致其中的一端必然存在交叉現象,這種交叉線對又使干擾平衡被打破,技術指標難以保證。為此,人們期盼發明一種可有效保證六類RJ45跳線傳輸技術指標的分線架產品,以使采用傳統水晶頭制作的六類RJ45跳線真正達到六類跳線的技術標準,繼而降低六類跳線的制造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同類產品應用于跳線后,跳線的一端存在交差現象易使線對干擾失衡而嚴重影響六類跳線技術標準的缺陷和不足,向社會提供一種有效保證六類RJ45跳線傳輸技術指標的分線架產品,以使采用傳統水晶頭制作的六類RJ45跳線真正達到六類跳線的技術標準,繼而降低六類跳線的制造成本。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跳線分線架包括本體和四個卡線凹槽,所述四個卡線凹槽分別設于所述本體的上、下、左和右部位;所述本體的后端部沿軸向延伸有分線片;所述分線片斷面沿所述本體對角延伸,略呈傾斜的“S”形。
所述每個卡線凹槽開口端設有一對突起;所述本體和分線片選用彈性材料制成。
本實用新型跳線分線架產品,上、下、左和右部位對稱地設有四個卡線凹槽,使四對線分在了四個象限。所述本體后端部沿軸向延伸的分線片將白藍線對和白綠線對的交叉部分進一步分開,從而有效減少了由于交叉而造成的相互信號干擾,保證了線對間的最小空間距離,使得六類跳線的傳輸指標能夠達到其標準傳輸要求。本實用新型分線架產品制造簡單,安裝操作方便,能保證采用傳統水晶頭制作的六類RJ45跳線真正達到六類跳線的技術標準,繼而降低六類跳線的制造成本,綜合經濟效益顯著,可廣泛應用于寬帶接入的集數據、語音功能于一體的六類RJ45跳線制造技術領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主視圖。
圖2是圖1的左視圖。
圖3是圖1的后視圖。
圖4是圖1的俯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跳線分線架包括本體1和連接于本體1后端部沿軸向延伸的分線片6,所述本體1的上、下、左和右部位分別設有卡線凹槽3、5、2、4,所述每個卡線凹槽開口端設有一對突起7,可防止線對的滑出。所述分線片6斷面沿本體1對角延伸,略呈傾斜的“S”形。
下面繼續結合附圖5,簡述本實用新型產品的工作原理。使用時,線纜內部的白藍線對10裝入所述本體1的右卡線凹槽4,白橙線對11裝入所述本體1的上卡線凹槽3,白綠線對12裝入所述本體1的左卡線凹槽2,白棕線對13裝入所述本體1的下卡線凹槽5,四個卡線凹槽將四對線分在了四個象限。前述白藍線對10、白橙線對11、白綠線對12和白棕線對13分別對應RJ45水晶頭的1-2-3-4-5-6-7-8位置,所述本體1后端部沿軸向延伸的分線片6將白藍線對10和白綠線對12的交叉部分進一步分開,從而有效減少了由于交叉而造成的相互信號干擾,保證了線對間的最小空間距離,使得六類跳線的傳輸指標能夠達到其標準傳輸要求。本實用新型分線架產品制造簡單,可以選用PVC之類彈性材料經注塑加工而成,安裝操作方便,并能保證采用傳統水晶頭制作的六類RJ45跳線真正達到六類跳線的技術標準,繼而降低六類跳線的制造成本,綜合經濟效益顯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一舟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浙江一舟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2014008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移動通信系統中的廣播信道結構
- 下一篇:液晶顯示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