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并條機上的空心皮輥無效
| 申請號: | 200620138335.0 | 申請日: | 2006-09-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0961168Y | 公開(公告)日: | 2007-10-17 |
| 發明(設計)人: | 奧斯瓦爾德·阿科斯特;威利·施奈德;田友兵;江毅;程建舫;鄭強;趙季康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遠景天門紡織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1H5/74 | 分類號: | D01H5/7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創畢升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劉明華 |
| 地址: | 430040湖北省***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并條 空心 皮輥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棉紡機械,具體涉及棉紡并條機上的部件。
背景技術
并條工序是棉紡工藝流程中一道關鍵步驟,是粗紗機和細紗機之前最后一道可以對成紗質量進行控制的工序。并條機通過對梳棉機或精梳機出來的棉條進行并合和牽伸操作,改善棉條的重量不勻值和條干CV%值,將棉條中棉纖維拉直并改善其平行排列程度。通過控制對纖維條子的拉伸倍數,控制或改變條子的定量。并條設備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棉條成條的品質,對最終成紗質量有著十分顯著的影響。并條機的另一項功能是將不同材質的紗條按一定的比例進行混合和牽伸,生產混紡紗。
由于并條機的并合作用的局限性,對棉條長片段的重量偏移和短片段的周期性重量波動是無法解決的。并條機的運轉速度已經從每分鐘一二百米提高到現在的每分鐘一千米。在這樣高的速度下,很短時間的棉條偏差都會造成大量成紗質量問題。但靠操作工人工控制已無法滿足市場對成紗質量的要求。因此現代并條機引入了短片段自調勻整裝置,以保證并條機輸出棉條的質量。
自調勻整裝置為一個開環控制系統,對喂入紗條的粗細進行全程檢測。紗條粗細的變化通過高精度的位移傳感器將位移變化量轉變為電信號,與設定值比較并計算出差值存儲下來。當被檢測的紗條運行到牽伸區時,控制系統使伺服電機的轉速發生變化,從而改變后區牽伸的羅拉的轉速,進而改變總的牽伸倍數,修正喂入紗條所具有的偏差,使輸出紗條達到均勻的目的。
在現有技術中,傳統的并條機皮輥是一根通體實心軸,在軸體上直接包覆橡膠層。軸體兩端經車削、高頻淬火及磨外圓加工后,作為滾針(柱)軸承的內圈。由于皮輥直接作為軸承的內圈,所以必須用軸承鋼材料或其它合金鋼材料。
由于皮輥兩端必須加很大的向下壓緊力,皮輥中間壓在棉條上,對皮輥產生向上的反作用力,因此使皮輥受到很大的彎曲應力;而同時由于皮輥在高速旋轉,使得現有皮輥軸受到的彎曲應力是高頻交變的。在這種高速交變應力作用下,皮輥軸容易產生疲勞損壞,特別是在現有皮輥軸兩端的軸承根部,由于軸徑較細,更容易產生裂紋,造成皮輥軸整體報廢。
為了滿足足夠的強度要求,現有的皮輥軸必須有足夠直徑,這樣造成皮輥軸整體質量較大,轉動慣量也較大。當使用自調勻整裝置進行皮輥的轉速調節時,伺服電機的功率也要足夠大,才能克服皮輥軸的轉動慣量。使得控制系統的成本和能耗都較高。
現有皮輥采用滾針軸承或滾柱軸承,需要定期加油保養,加油過少易造成潤滑不夠,使軸磨損,加快整體報廢。如加油過量,油脂外溢會造成對棉條的污染,降低產品質量。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
針對現有皮輥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并條機上的空心皮輥,能降低皮輥轉動慣量,從而減少伺服電機的功率;改善皮輥軸受力狀況,避免疲勞損傷;減輕皮輥的金屬用量,并可以不使用軸承鋼或合金鋼。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并條機上的空心皮輥,包括皮輥軸1、皮輥套筒2、橡膠層3、滾珠軸承4;
所述的皮輥軸1是一個軸類零件;在皮輥軸1外,套有一個皮輥套筒2,皮輥套筒2是中空軸狀零件,皮輥套筒2的內徑大于皮輥軸1的外徑;使得皮輥形成雙層結構,當皮輥套筒2轉動時,皮輥軸可以保持不轉動。
皮輥套筒2兩端的內徑大于皮輥套筒2中部的內徑,使得皮輥套筒的兩端分別形成空腔,以便容納軸承;由于軸承占據體積,使得皮輥套筒2兩端的外徑大于皮輥套筒2中部的外徑。
在皮輥套筒2中部的外表面包覆有橡膠層3;皮輥的作用是壓緊棉條,需要有橡膠層。橡膠層的材質和尺寸結構是公知的,可以與現有技術一致。橡膠層的包覆是工業領域的常規公知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橡膠層可以采用涂覆方式制造,也可以采用任何公知的常規方式制造。
在皮輥套筒2兩端的空腔內分別設置滾珠軸承4,滾珠軸承4的外圈頂在皮輥套筒2兩端的空腔內壁上,滾珠軸承4的內圈套在皮輥軸1上;使得皮輥軸1保持不動,而滾珠軸承能支承皮輥套筒2轉動。
所述的滾珠軸承4的外圈是粘合在皮輥套筒2兩端的空腔內壁上。通過粘合技術連接零件是公知的常規技術,其粘合劑、粘合方法都可以使用任何公知技術。
所述的皮輥套筒2外徑的兩端與中部之間有一個變徑段。由于皮輥套筒2的兩端空腔內要容納軸承,因此兩端的外徑通常會大于中部的外徑,在兩者的過渡區,可以采用逐漸變徑,避免形成臺階造成應力集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遠景天門紡織機械有限公司,未經武漢遠景天門紡織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2013833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利用人造界面挖潛厚油層內剩余油的方法
- 下一篇:新型環保節能錫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