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密封圈無效
| 申請號: | 200620138061.5 | 申請日: | 2006-10-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0965065Y | 公開(公告)日: | 2007-10-24 |
| 發明(設計)人: | 楊建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建坤 |
| 主分類號: | F16J15/32 | 分類號: | F16J15/3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55250河北***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密封圈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械設備中使用的密封圈,特別涉及一種在汽車變速箱與轉動軸的接觸處安裝使用的密封圈,它由金屬骨架、彈簧、密封橡膠壓制而成。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生產的有骨架與無骨架的各種密封圈大多都是采用丁氰橡膠壓制而成的,它們雖然在各種設備的使用中起到了一定的密封作用,但在使用過程中經常出現密封性能差、泄露嚴重、密封件更換頻繁的現象,其原因是密封圈的橡膠材料大多采用丁氰橡膠而造成的。這種材料雖然具有柔軟、彈性好、跟隨性強的優點,其耐油、耐高溫、耐低溫、耐磨、耐酸堿腐蝕性差也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在汽車曲軸上使用的密封圈,一旦在行駛中出現泄露現象,不但影響交通與運輸,還可造成設備的損壞,如在遠離檢修場所的交通途中發生損壞泄露現象,不可避免的會給司機帶來意想不到的困難。該產品由于使用壽命短在設備使用中就得頻繁更換,不但安裝拆卸麻煩也會給轉動軸造成一定的損壞,而且也給使用者增加了一定的經濟損失。為克服以上不足,浙江歐福密封件有限公司研制生產了一種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壓制而成的密封圈,這種密封圈雖然使原有的密封圈的缺陷得到一定的緩解,其耐油、耐高溫、耐低溫、耐磨、耐酸堿腐蝕得到提高,但也存在著不可避免的缺點,例如:單獨使用四氟乙烯生產的密封圈內套寬壁薄它彈性差、跟隨性差,不能套裝彈性彈簧,動軸如有輕微的跳動,就更易產生泄露;因不能套裝彈性彈簧,只靠把內徑做小利用轉動軸支撐膨脹唇口端來封油,由于唇口端和動軸擠壓力比較大,所以對動軸的磨損也比較大。另外它的內套寬、壁薄、內徑小、彈性差、給安裝和拆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而且成本也比較高。
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彈性好耐磨性強,使用壽命長、易于安裝和拆卸、成本低、密封性能好的密封圈。
技術方案:
為達到以上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在密封圈的唇口處增添一層聚四氟乙烯,并與丁氰橡膠形成一體結構;聚四氟乙烯所在密封圈唇口處設計為斜面結構。
效果: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與效果:
1、由于在密封圈唇口處增添了一層聚四氟乙烯材質,使密封圈的耐油、耐高溫、耐低溫、耐磨、耐酸堿腐蝕等性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增強了使用壽命降低了成本。
2、由于密封圈采用的是一體化結構,比分體結構的密封圈更易于安裝與拆卸,解決了單獨使用四氟乙烯生產的密封圈彈性差、跟隨性差,不能套裝彈性彈簧,動軸如有輕微的跳動,就易泄露的缺陷。
3、由于密封圈唇口處設計為斜面結構,它不僅提高了密封效果,節約了原材料,還克服了單獨使用四氟乙烯靠把內徑做小利用轉動軸支撐膨脹唇口端來封油所產生的擠壓力過大,對動軸損傷嚴重的弊端。
附圖說明:
圖1是密封圈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實施例:
下面結合附圖1密封圈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做進一步的說明。密封圈由金屬骨架1、螺旋彈簧2、丁氰橡膠3、組成;為提高密封圈的使用壽命,便于安裝與拆卸增強耐磨、耐酸堿性能在密封圈的唇口處增添了一層四氟乙烯4,并與密封圈形成一體化結構。為了減小對轉動軸的磨損,聚四氟乙烯所在密封圈唇口處設計為斜面結構。為達不同的使用要求唇口處還可設計成平直面或圓弧面的結構。本實用新型加工與使用方法與現有技術基本相同,只是把兩種材質的橡膠合在一起加工成型即可。成型方法采取:沖壓——密煉——壓模——增溫硫化的傳統方式。密封圈的安裝也比較簡單,當密封圈在打入軸孔時最好使用液壓工具平衡的推入。如用手錘擊入時,最好用一專用工具均勻的敲入。本實用新型不僅可在汽車中使用,還可廣泛地用于礦山、冶金、石油、船舶、內燃機車等工程機械設備中。它的使用壽命長、耐磨、易于安裝與拆卸成本低將成為現有技術的替代品,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建坤,未經楊建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2013806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