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帶空中院館的住宅無效
| 申請號: | 200620138049.4 | 申請日: | 2006-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0961357Y | 公開(公告)日: | 2007-10-17 |
| 發明(設計)人: | 羅利成;張雪樵;唐中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市金科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H1/04 | 分類號: | E04H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 代理人: | 朱麗巖;葉民生 |
| 地址: | 400020重慶市***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中院 住宅 | ||
(一)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鋼筋混凝土住宅。
(二)背景技術
現有住宅建筑戶型在功能性、環境性、經濟性比較重視,但是如何將室內居住空間、室外景觀空間融合上做得不夠。別墅能做到這一點,有天有地,親近自然,但由于城市現代化的發展特征和我國人口眾多、土地資源不足的國情,我國政府考慮到別墅耗用土地巨大,明令禁止在城市中心和近郊建設別墅。花園洋房通過退臺式設計也能做到了這一點,通過大露臺設計,讓居住者更能親近大自然,但這種退臺式設計僅僅實用于多層住宅中。
傳統高層住宅的戶型通過陽臺、露臺臨近室外空間,通常只有一面,最多兩面開窗,未解決室內居住空間與室外景觀空間有機結合的問題。目前,在高層住宅戶型中如何親近自然、讓室內空間更富有變化、通道從視覺感受上更短是建筑師尚未圓滿解決的技術難題。
(三)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帶空中院館的住宅,解決室內居住空間與室外景觀空間的有機結合的問題,并解決室內空間變化較少、將室內空間延伸至室外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這種帶空中院館的住宅,每戶包括客廳、餐廳、臥室、衛生間、廚房、書房、走道、陽臺,其特征在于:在室內中部設有一個向室外開敞、被稱為空中院館的戶內公共空間,該空中院館至少有一個立面向室外敞開,另三個立面設有透明隔斷,透明隔斷上有滑動門,并與客廳、餐廳、書房、臥室中的任意一功能房間連通,透明隔斷為直立的墻板,其底端與地板固定連接,其頂端與樓板固定連接。
上述空中院館的面積是18-29平方米。
上述空中院館的透明隔斷可以是鋼化玻璃隔斷、中空鋼化玻璃隔斷或透明塑料材質的隔斷。
上述中空玻璃可鑲嵌在邊框內。
上述透明隔斷上可有開窗。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及優點:本實用新型在每一住戶室內設有一個18-20平方米的開敞空間,即空中院館,該空中院館連接客廳、餐廳、書房、臥室等房間,這些房間以空中院館為核心進行設計,緊臨空中院館所有功能房的隔墻采用透光的玻璃隔斷,并均對空中院館開窗,從而使室內空間向室外延展,達到“室外空間室內化、室內空間室外化”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使室內多個功能房間與室外空間聯系更緊密,更親近自然,入戶后感覺更通透,空中院館本身也是一個活動及景觀的中心,戶型內通道的長度感覺變短。解決了室內居住空間與室外景觀空間的有機結合的問題,也解決了室內空間變化較少、將室內空間延伸至室外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易于實施,建筑設計和建筑結構可行,現有建材就可以達到使用要求,設計符合國際規劃法規體系,也不存在特殊的安全障礙。
(四)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三面透明隔斷的展開示意圖;
圖4是圖1的1-1剖面圖。
圖5是透明隔斷的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5中A-A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7是圖5中B-B剖面結構示意圖。
1-客廳、2-餐廳、3-臥室、4-衛生間、5-廚房、6-書房、7-走道、8-陽臺、9-空中院館、10-透明隔斷、11-滑動門、12-邊框、13-中空鋼化玻璃。
(五)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參見圖1,該戶型的空中院館朝南向,將餐廳2、書房6、走道7圍繞空中院館9為核心進行設計,上述空中院館的面積是18-20平方米。空中院館的三面為均為玻璃透明隔斷10,其中餐廳、走道向院館開設滑拉門11,書房方向為固定玻璃;
實施例2參見圖2,該戶型的空中院館朝北向,將客廳1、餐廳2、書房6圍繞空間院館9為核心進行設計,三面為均為玻璃隔斷10,其中客廳、餐廳向院館開設滑拉門11,書房方向為固定玻璃。該三面均可對空中院館開窗,最大限度利用空中院館。
圖3、4為三面透明隔斷10的結構示意圖,透明隔斷10可以選擇鋼化玻璃隔斷、中空鋼化玻璃隔斷或透明塑料材質的隔斷。透明隔斷10的上下端分別與地板和樓板固定連接。透明隔斷上有滑動門11,上述中空鋼化玻璃13可鑲嵌在邊框12內。
參見圖5、6、7,中空鋼化玻璃13鑲嵌在邊框12內的一種實施例,本發明的隔斷結構可以有很多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市金科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未經重慶市金科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2013804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重力夾持式精量排種器
- 下一篇:發動機油底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