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手持式條形碼讀取設備、數據收集系統和數據收集設備無效
| 申請號: | 200620136622.8 | 申請日: | 2006-08-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61164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5-14 |
| 發明(設計)人: | 王寅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手持產品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B5/02 | 分類號: | H04B5/02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鐘強;谷惠敏 |
| 地址: | 美國***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手持 條形碼 讀取 設備 數據 收集 系統 | ||
1.一種在具有接入點以及至少一個對等數據收集設備的數據收集系統中的手持式條形碼讀取設備,所述接入點與有線總線有線連接,所述手持式條形碼讀取設備包括:
成像組件,包括二維固態圖像傳感器陣列和將圖像聚焦在所述固態圖像傳感器陣列上的透鏡;
無線電收發信機,用于無線傳輸數據分組;
外殼,支承所述成像組件和所述無線電收發信機;
其中所述手持式條形碼讀取設備的特征在于,
動態接入電路,使所述手持式條形碼讀取設備能夠(i)從所述接入點接收數據分組,并將所述數據分組中的有效負載數據路由到所述對等設備,以及(ii)將路由表數據和路由請求數據分組中的至少一個發送到所述至少一個對等數據收集設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條形碼讀取設備,其特征是還包括分組內容鑒別器。
3.一種在具有有線連接到本地服務器的接入點和至少一個對等數據收集設備的系統中的手持式條形碼讀取設備,所述手持式條形碼讀取設備包括:
成像組件,包括二維固態圖像傳感器陣列和將圖像聚焦到所述固態圖像傳感器陣列上的透鏡;
無線電收發信機;
外殼,支承所述成像組件和所述無線電收發信機;
其中所述手持式條形碼讀取設備的特征在于
動態接入電路,使得所述手持式條形碼讀取設備能夠(i)確定所述手持式條形碼讀取設備是否處于所述接入點的范圍中,以及(ii)確定所述手持式條形碼讀取設備是否處于所述對等數據收集設備的范圍中,所述動態接入模塊還使得所述手持式條形碼讀取設備能夠從所述接入點接收數據分組,并且如果所述手持式條形碼讀取設備處于所述接入點和所述對等設備兩者的范圍中,則將所述數據分組的有效負載數據路由到所述對等設備。
4.一種數據收集系統,其特征在于:
第一和第二數據收集設備,每一數據收集設備具有從由條形碼解碼單元、RFID讀取單元和信用卡/借記卡讀取單元構成的組中選擇出來的編碼信息讀取單元;
接入點,所述接入點與本地有線總線有線連接,并進一步被配置為檢查由此接收到的數據分組,以確定發射臺是否已經請求了功率節省功能,如果選擇了所述功率節省功能,則對指定給所述請求發射臺的數據分組進行緩存,
其中所述第一數據收集設備被配置為在這樣一種操作模式下工作,即在這種操作模式下,所述第一數據收集設備從所述第二數據收集設備接收包含有效負載數據的數據分組,并且將所述有效負載數據發送到所述接入點。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數據收集系統,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數據收集設備包括手持式條形碼讀取設備,而所述第二數據收集設備包括信用卡讀取單元。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數據收集系統,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和第二數據收集設備中的每一個被配置為廣播路由表數據。
7.一種數據收集系統,其特征在于:
第一、第二和第三便攜式數據收集設備D1、D2和D3,每一數據收集設備具有從由條形碼解碼單元、RFID讀取單元和信用卡/借記卡讀取單元構成的組中選擇出來的識別解碼單元,
接入點AP,所述接入點與本地服務器有線連接,并被配置為廣播網絡標識符,所述接入點被進一步配置為以如下的方式對送往與所述接入點進行通信的各設備的清除以發送消息的無線發送進行協調:即避免由于兩個設備在同一時間試圖向所述接入點發送數據分組而引起的沖突,
其中所述數據收集系統具有令所述數據收集系統能夠支持沿著跳躍序列D1-D2-D3-AP的數據分組傳輸的電路系統,由此所述第一數據收集設備即使在所述接入點范圍之外仍然能夠與所述接入點進行通信。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數據收集系統,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數據收集設備包括手持式條形碼讀取設備,所述第二數據收集是包括信用卡讀取單元的手持式設備,并且所述第三數據收集設備是包括RFID讀取單元的手持式設備。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數據收集系統,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數據收集設備中的每一個具有電路系統,該電路系統令所述數據收集系統能夠廣播路由表數據從而使得對等設備能夠更新它們各自的路由表,每一路由表包括多個網絡地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手持產品公司,未經手持產品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20136622.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