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滑塊彈簧式連接的齒輪反饋機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620136350.1 | 申請日: | 2006-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0993205Y | 公開(公告)日: | 2007-12-19 |
| 發明(設計)人: | 賈華;高強;郭萬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忠儀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H19/04 | 分類號: | F16H19/04;F16H57/12 |
| 代理公司: | 寧夏專利服務中心 | 代理人: | 趙明輝 |
| 地址: | 751100寧夏回*** | 國省代碼: | 寧夏;6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彈簧 連接 齒輪 反饋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主要應用于工業自動化控制儀表電動執行機構的滑塊彈簧式連接的齒輪反饋機構。
背景技術
如附圖1所示為常見反饋部件通過安裝板固定,依靠彈片的彈性使反饋齒輪與對應的齒條嚙合,從而構成的齒輪反饋機構。
這種形式的齒輪反饋機構存在以下缺陷:
1)合頁的間隙較大,導致反饋齒輪嚙合時容易脫齒;
2)在更換反饋齒輪時,易使彈片的擺角過大失去彈性,導致反饋齒輪脫離與之嚙合的齒條;
3)反饋齒輪軸向擺動較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使執行機構調試方便,提高齒輪嚙合的可靠性,以及齒輪安裝、更換適用性,并且避免反饋齒輪軸向竄動、徑向擺動的滑塊彈簧式連接的齒輪反饋機構。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滑塊彈簧式連接的齒輪反饋機構,其特別之處在于,包括一連接板,在該連接板一端設有U型槽,一滑塊通過該U型槽可滑動的安裝在連接板上,一彈簧的兩端分別連接在滑塊和連接板上,在滑塊上開有通孔,電位器穿過該通孔并固定在滑塊上,在電位器穿過通孔的軸上套裝有四氟襯套,反饋齒輪通過卡圈固定在該四氟襯套上。
其中在滑塊上與連接板的U型槽兩平行邊接觸的部分各自設有滑槽。
其中在滑塊上遠離連接板U型槽的一邊設有一凹陷,在連接板上遠離U型槽的一端上也設有一凹陷,所述彈簧兩端分別卡在上述兩個凹陷處。
進一步的,其中所述彈簧為“6”形狀。
其中電位器通過一螺母固定在滑塊上。
進一步的,其中連接板為“L”狀,所述U型槽位于連接板上較長的一段上,在連接板較短的一段上開有一長孔。
本實用新型中將現有采用彈片和合葉的連接變為滑塊彈簧式連接,滑塊上下側面加工為滑槽,卡在連接板內,靠彈簧的彈力使反饋齒輪與齒條嚙合,既滿足正常工作的需要,又避免了反饋齒輪的軸向竄動、徑向擺動,真正消除了齒輪的軸向竄動、徑向擺動間隙,同時避免了在故障、安裝、更換等情況下脫齒,切實保護了價值高的電位器,大大提高了執行機構的可靠性。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連接板固定形式為滑槽式,根據行程更換反饋齒輪后,只需松動連接板固定螺釘,根據反饋齒輪的大小沿反饋齒輪的徑向方向移動連接板即可,靠彈簧的彈力使得齒輪嚙合更可靠,調試準確,縮短調試時間。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背景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安裝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來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2所示,滑塊4上下兩側有滑槽,并通過滑槽卡在連接板5內,只能在滑槽方向來回移動,電位器6安裝在滑塊4上,通過圓螺母8背緊于滑塊4上,在電位器6軸上安裝有四氟襯套3,反饋齒輪2用卡圈1固定在四氟襯套3上,滑塊4用彈簧7固定在安裝板上,彈簧7對滑塊4施加一定的推力,使滑塊4有向靠近U型槽的方向移動的趨勢,從而依靠彈簧7的彈性使反饋齒輪2和與其配合的齒條相嚙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忠儀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吳忠儀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2013635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軌道式起重設備應急防風裝置
- 下一篇:燃氣取暖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