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特高壓自耦變壓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620136205.3 | 申請日: | 2006-1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0972819Y | 公開(公告)日: | 2007-11-07 |
| 發明(設計)人: | 謝慶峰;韓曉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西電變壓器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F30/02 | 分類號: | H01F30/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平 |
| 地址: | 710077***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壓 自耦變壓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變壓器,具體涉及一種特高壓自耦變壓器。
背景技術
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使用電需求日益增長,現有的電力輸送設備已經不能滿足遠距離大容量電能輸送的要求,發展特高壓輸電線路成為必然趨勢。目前,僅意大利、俄羅斯及日本具有百萬伏輸變電技術。但意大利的百萬伏輸變電技術尚未實施,日本的百萬伏輸變電技術僅處于試驗階段,而俄羅斯的百萬伏輸變電線路處于降壓運行狀態。
由于單相特高壓自耦變壓器容量大、阻抗大,若采用常規大容量變壓器的單相四柱式結構,每柱容量大,漏磁通密度大,導線和結構件的損耗大,不利于防止局部過熱。而繞組熱點溫升的增加,又會影響變壓器的安全可靠運行。常規大容量變壓器的單相四柱式結構有二:其一是高壓兩柱并聯的結構。此種結構的鐵心直徑大,上下鐵軛的高度高,在相同的運輸高度條件下,繞組高度小,沿繞組軸向的電場強度大,縱絕緣強度較低,抗雷電沖擊能力較差。其二是高壓兩柱串聯的結構。該結構可以有效延長繞組的軸向長度,有利于沖擊波下的波分布。但自耦變壓器的高壓為1000kV,中壓為500kV,若兩柱串聯,則高壓入波端繞組的兩端絕緣水平將超過750kV級的絕緣水平,絕緣結構復雜,安全、可靠性低,且上下鐵軛的絕緣距離大,需降低繞組高度才能滿足運輸尺寸,這樣會增大繞組的漏磁通密度,要特別注意防止局部過熱。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特高壓自耦變壓器,其解決了背景技術不能滿足百萬伏輸變電技術對絕緣強度、安全可靠性及運輸尺寸要求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一種特高壓自耦變壓器,包括主變壓器和調壓變壓器,其特殊之處在于,所述的主變壓器與調壓變壓器是分別獨立設置的二個分離體,所述的主變壓器與調壓變壓器電連接;所述的主變壓器包括:上、下鐵軛501、502,設置于上、下鐵軛501、502內的I主柱100、II主柱200、III主柱300以及兩側的I旁柱401、II旁柱402;依次套裝于I主柱100上的I低壓繞組101、I中壓繞組102和I高壓繞組103,依次套裝于II主柱200上的II低壓繞組201、II中壓繞組202和II高壓繞組203,依次套裝于III主柱300上的III低壓繞組301、III中壓繞組302和III高壓繞組303;所述的I高壓繞組103、II高壓繞組203及III高壓繞組303的中部引出線構成高壓繞組首端A,所述I高壓繞組103、II高壓繞組203及III高壓繞組303的上端、下端均接至中壓繞組首端Am;所述的I中壓繞組102、II中壓繞組202及III中壓繞組302三者并聯,該三者的首端引出線構成中壓繞組首端Am,該三者的末端接至調壓變壓器的調壓繞組首端;所述的I低壓繞組101、II低壓繞組201及III低壓繞組301三者并聯,該三者的首端接至調壓變壓器的補償繞組602末端,該三者的末端引出線構成低壓繞組末端x。
上述調壓變壓器以采用下列方案結構簡潔、操作方便,其包括:上、下鐵軛503、504,設置于上、下鐵軛503、504內的IV主柱600及兩側的III旁柱403、IV旁柱404,套裝于IV主柱600上的I勵磁繞組601、I補償繞組602;該調壓變壓器還包括:上、下鐵軛505、506,設置于上、下鐵軛505、506內的V主柱700及兩側的V旁柱405、VI旁柱406,套裝于V主柱700上的II勵磁繞組701、I調壓繞組702;所述I調壓繞組702的首端通過無勵磁調壓開關K1的選擇器動觸頭的引出線構成變壓器中性點X,該變壓器中性點X與中性點線路端子相連接;所述I調壓繞組702末端通過無勵磁調壓開關K1的切換開關與I勵磁繞組601的首端、主變壓器的I中壓繞組102的末端、II中壓繞組202的末端以及III中壓繞組302的末端相連接;所述I補償繞組602首端的引出線構成低壓首端a;所述I補償繞組602末端與主變壓器的I低壓繞組101的首端、II低壓繞組201的首端以及III低壓繞組301的首端相連接;所述I勵磁繞組601的首端與主變壓器的I中壓繞組102的末端、II中壓繞組202的末端以及III中壓繞組302的末端連接后,再通過無勵磁調壓開關K1的切換開關與I調壓繞組702的末端相連接;所述I勵磁繞組601的末端與變壓器中性點X相連接;所述II勵磁繞組701的首端與I補償繞組602的首端相連接;所述II勵磁繞組701的末端與主變壓器I低壓繞組101的末端、II低壓繞組201的末端以及III低壓繞組301的末端連接后的引出線構成低壓繞組末端x,勵磁繞組701的末端接至低壓繞組末端x。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西電變壓器有限責任公司,未經西安西電變壓器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2013620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上下蓋可展開及收合的計算機機殼結構
- 下一篇:微域加熱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