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直讀式測塵儀無效
| 申請號: | 200620136137.0 | 申請日: | 2006-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0968927Y | 公開(公告)日: | 2007-10-31 |
| 發明(設計)人: | 文新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斯達煤礦安全裝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15/06 | 分類號: | G01N15/06;G01N1/2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羅笛 |
| 地址: | 710014陜西省西安市***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直讀 式測塵儀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測塵儀,特別涉及一種直讀式測塵儀,用于煤礦或其它粉塵作業環境進行直接測定總粉塵和呼吸性粉塵濃度。
背景技術
目前,用于煤礦或其它粉塵作業環境進行測定總粉塵和呼吸性粉塵濃度的方法有稱重法、光吸收法、光散射法、晶振法和β射線吸收法等;其中β射線吸收法具有測量快速、準確且與粉塵的物理、化學性質無關等優點,為先進的測塵儀所采用。北京迪克機電技術有限公司公開了一種β射線測塵儀(專利號:ZL00246069.6),該測塵儀將采樣裝置和測量裝置結合在一起,并采用恒流采樣泵,方便了測量工作,不易產生人為誤差,提高了測量精度,但該測塵儀結構復雜,放置或更換濾膜都不方便,且不能實現測量結果的直接讀出;北京華堂科技有限公司公開了一種袖珍微型測塵儀(專利號:ZL952162225.3),雖然可以直接顯示出測量結果,但它僅僅是一個粉塵濃度處理裝置,并不能實現對粉塵濃度的采集。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提出一種用于測定總粉塵或呼吸性粉塵濃度并能直接讀數的便攜式粉塵濃度測定儀,具有穩定性好,測量準確度高,測量精度不受粉塵性質影響的特點。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實用新型包括一外殼,外殼內配置一檢測裝置,外殼外側固定一采樣頭座,采樣頭座上配置一采樣頭,采樣頭與一渦街流量計的進氣口相連通,渦街流量計的出氣口與一抽氣泵的進氣口相連通;所說的采樣頭包括總粉塵濃度采樣頭和呼吸性粉塵濃度采樣頭,總粉塵濃度采樣頭包括一前端為梯形、后段為筒形的圓筒體;圓筒體的后端配置一可與采樣頭座相連接的連接扣,中間配置一進氣道;呼吸性粉塵濃度采樣頭包括一帶有進氣道的進氣段,與進氣段相連通的收塵段,與收塵段相連通的導流段,導流段內配置一喇叭形導流腔,導流段的后端配置一可與采樣頭座相連接的連接扣。
由此可見,本實用新型不但將檢測裝置與采樣裝置結合為一起,而且檢測和采樣時更換濾膜都很方便;既可以測量總粉塵濃度,又可以測量呼吸性粉塵濃度;并且可以直接顯示出測量結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主剖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后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左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框圖。
圖5是總粉塵濃度采樣頭的結構原理圖。
圖6是呼吸性粉塵濃度采樣頭的結構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至4,本實用新型包括一外殼3,外殼3上配置有把手1,外殼3表面配置有面膜2,外殼3內配置一恒隔板15將外殼3內腔分隔為上腔和下腔;上腔內,恒隔板15上配置一檢測裝置14和電源模塊12,檢測裝置14上配置有露出外殼3的濾膜夾插口4;外殼3外側固定一采樣頭座10,采樣頭座10上配置一采樣頭11;采樣頭11與采樣頭座10之間采用活動連接,當需要測量總粉塵濃度時采用總粉塵濃度采樣頭,當需要測量呼吸性粉塵濃度時采用呼吸性粉塵濃度采樣頭;采樣頭11與一渦街流量計8的進氣口相連通,渦街流量計8的出氣口通過彎頭16、管道17與一抽氣泵5的進氣口相連通;渦街流量計8、彎頭16、管道17和抽氣泵5均配置在下腔內,下腔內還配置有電池盒7,電池盒7內封裝有由2節鋰離子電池組成的電池組,電池組串聯1.53Ω/30W限流電阻,并用環氧樹脂灌封為一體,構成本安電池組件供儀器用電。另外,圖1中,6是給電池組9充電用的插頭;圖1、2中,13是液晶顯示屏;圖3中,18是控制板。
參見圖4,檢測裝置14、采樣頭11、渦街流量計8和抽氣泵5均與控制板18實現信號連接,控制板18由電源模塊12供電,同時控制板18也可與液晶顯示屏13和打印機相連接。
參見圖5,總粉塵濃度采樣頭包括一前端為梯形、后段為筒形的圓筒體20;圓筒體20的后端配置一可與采樣頭座10相連接的連接扣21,中間配置一進氣道19。
參見圖6,呼吸性粉塵濃度采樣頭包括一帶有進氣道25的進氣段22,與進氣段22相連通的收塵段23,與收塵段23相連通的導流段24,導流段24內配置一喇叭形導流腔26,導流段24的后端配置一可與采樣頭座10相連接的連接扣27。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斯達煤礦安全裝備有限公司,未經陜西斯達煤礦安全裝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2013613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