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快速充氣拱形帳篷無效
| 申請號: | 200620134274.0 | 申請日: | 2006-1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0989081Y | 公開(公告)日: | 2007-12-12 |
| 發明(設計)人: | 劉學凡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學凡 |
| 主分類號: | E04H15/20 | 分類號: | E04H15/20;E04H4/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春發 |
| 地址: | 101100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快速 充氣 拱形 帳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帳篷,特別是一種用于搶險救災、軍隊及野外能迅速成型并具有洗消功能的高性能帳篷。
背景技術
用于搶險救災、軍隊野營、野外宿營以及具有洗消功能的帳篷,大多數采用鋼結構帳篷。其結構繁瑣,不能快速搭建、使用,使用完畢無法快速拆卸,如果在搶險救災的危急時刻,很可能造成救災的時機延誤,造成國家財產乃至公民生命安全的損失。另外,鋼結構的帳篷體積大,不便于攜帶,其地面防水性能也不夠理想。
再有,現有技術中充氣式帳篷的氣柱為全部圓形柱體,通過若干柱體的搭接形成傘狀結構,由于其結構的不固定性,造成在安裝過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模式安裝,操作者安裝比較繁瑣,很難適應上述所指危機時刻,且此種帳篷用于洗消的噴林頭直接設置于環形柱體上,在實際使用過程中要注意噴淋頭的數量保障帳篷的安全系數。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攜帶方便、體積小、剛度大、成型速度快、不需組裝、防水、防寒、防熱的快速充氣拱形帳篷。
本實用新型快速充氣拱形帳篷采用的技術方案在于:
一種快速充氣拱形帳篷,包含有噴淋頭、若干氣柱,該若干氣柱分為底梁、上梁及拱形梁,并設有充氣口,其重點在于:
該上梁與拱形梁為扁狀,該上梁與拱形梁排列呈拱形網狀;該帳篷內部掛設有罩體,該罩體周邊設有若干高壓噴淋頭,下面設有充氣水池。
另外,該上梁與拱形梁氣柱內設有拉筋。
該若干氣柱折彎處內折粘合固定相互粘合為一體。
該充氣口通過單向閥連接有儲氣鋼瓶,該儲氣鋼瓶上設有速放閥,內部填充有壓縮氣體。
單向閥通過射吸式充氣閥與儲氣鋼瓶連接。
該射吸式充氣閥設有上進氣口及下進氣口,該上進氣口及下進氣口之間有間距,上進氣口直徑小于下面接進氣口,該射吸式充氣閥后面設有若干吸入進氣通孔。
該間距為5mm。
該罩體為五面體,其掛設于帳篷內部上端三分之一處。
該帳篷底部四周粘合有防水墻。
該充氣口連接吹吸風機。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體積小,便于攜帶,采用一體成形的拱形網狀結構,無需組裝;設有儲氣鋼瓶進行主要優點在沒有電源的情況下可在充氣2分鐘內使帳篷成型,如果增加射吸閥可將攜帶氣瓶的數量減少一半;可以利用電動吹吸風機對帳篷進行充氣,此種方法成本低、用后的帳篷可用吹吸風機對帳篷進行吸氣回收,加快回收帳篷的速度;扁形氣柱使得帳篷的利用空間大,扁形氣柱內設有拉筋可以增強氣柱剛度,此形狀生產工藝可用高頻熱合工藝,便于機械化生產,減少手工粘膠作業;其噴淋頭直接裝設在設置于帳篷內部的罩體上,組裝,拆卸方便;此帳篷內部設有一層罩體,底部設有防水墻結構,使之成為具有非常好的防水,防熱、防冷效果,非常適用于消防、洗消、軍隊搶險救災的高性能帳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快速充氣拱形帳篷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快速充氣拱形帳篷的充氣狀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快速充氣拱形帳篷去蓬布后的主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快速充氣拱形帳篷的A-A方向局部剖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快速充氣拱形帳篷的B-B方向局部剖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上梁拱形梁和拱形梁的截面拉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快速充氣拱形帳篷的具體實施例,如圖1-圖5所示,包含有噴淋頭7、若干氣柱1,該若干氣柱1分為底梁11、上梁12及拱形梁13,并設有充氣口2,其重點在于:該上梁12與拱形梁13為扁狀,該上梁12與拱形梁13排列呈拱形網狀,既能增加帳篷內的空間,又能增強帳篷結構的采光型和氣柱的剛度,使得帳篷整體的利用空間更大,安全性更好。另外,上梁12與拱形梁13內可以設有拉筋14,增強帳篷整體的穩定性,增強氣柱剛度。此形狀生產工藝可用高頻熱合工藝,便于機械化生產,減少手工粘膠作業。其中,該若干氣柱1折彎處內折粘合固定相互粘合為一體,該氣柱1內壓為0.15~0.20Kpa為宜。該氣柱的設置的充氣口2,在本具體實施例中,該充氣口2連接有單向閥3,且該單向閥3連接有射吸式充氣閥4,該射吸式充氣閥密封連接有儲氣鋼瓶5,該儲氣鋼瓶上設有速放閥51,該儲氣鋼瓶5內填充有壓縮氣體。該射吸式充氣閥設有上進氣口40及下進氣口42,該上進氣口40及下進氣口42之間有間距H,在本實施例中,該間距為5mm,上進氣口40的直徑可以小于下面接進氣口42的直徑,該射吸式充氣閥4后面設有若干吸入進氣通孔4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學凡,未經劉學凡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2013427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