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長軌形鑄鋼件的澆冒口無效
| 申請號: | 200620133778.0 | 申請日: | 2006-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30419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3-05 |
| 發明(設計)人: | 謝永富;熊國鋒;邱正義;武勝祥;楊迎新;于小平;張忠新;寇懷宇;蘇元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安大航空鍛造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C9/08 | 分類號: | B22C9/08 |
| 代理公司: | 貴州國防工業專利中心 | 代理人: | 杜勝雄;張素平 |
| 地址: | 56100***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長軌形 鑄鋼件 冒口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鑄件的澆冒口,特別是長軌形鑄鋼件的澆冒口。
背景技術
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說明書附圖中的圖1、圖2和圖3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以前一種長軌形鑄鋼件采用的澆冒口。該鑄鋼件采用這種澆冒口時,必須要使用砂芯造型,并在鑄件橫截面的大頭平面上開一排冒口進行補縮。在鑄造過程中采用這種澆冒口存在以下不足之處:
一、由于要用砂芯造型導致要先制造芯盒,制造芯盒將浪費木材等用于制造芯盒的材料,而制芯盒、焊芯骨、打砂芯、下芯子等不僅增加了繁瑣的工序,浪費人力、物力和財力,而且還延長該類鑄件的生產周期,增加了生產成本。
二、造型勞動強度大,打砂芯、焊芯骨、挖冒口等操作相對復雜,造型所需型砂量也較多。
三、鑄件質量不穩定,鑄件容易出現掉砂、氣孔、表面質量差、加工量大等鑄造缺陷。
四、由于開設的冒口多,增加了鋼水的用量,導致該鑄件的工藝出口率低。
五、鍛件清理較為困難,鑄件清理時,由于要清理掉砂芯內的芯骨和切割多個冒口,增加了清理的工作量,造成清理困難和浪費切割用的乙炔和氧氣等氣體。
因此,對這種長軌形鑄鋼件的不合理的澆冒口需要進行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使造型和清理更為簡便的長軌形鑄鋼件的澆冒口,采用該澆冒口還可簡化工序,縮短生產周期和獲得質優的鑄件。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長軌形鑄鋼件的澆冒口,包括有澆口杯、直澆道、內澆道和大冒口,澆口杯、直澆道、內澆道和鑄件依次順序相連。該大冒口位于鑄件一端的端頭;在鑄件的分型面上沿該鑄件小頭底面長度走向開有內澆道和一排內澆口與鑄件相連,直澆道位于大冒口的一側并與內澆道垂直連通。
在該鑄件的分型面上開有與大冒口相通的連接通道并與內澆道垂直相交,直澆道位于內澆道與連接通道相交處。
采用上述澆冒口在澆注鑄件時鑄件上帶有大冒口(10)的一端與水平面的傾角為0℃~30℃,最佳優選角度為15℃。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長軌形鑄鋼件的長度范圍為1000mm~3000mm,最佳優選為2000mm,所述鑄件的寬度或高度范圍100mm~300mm,最佳優選為200mm。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長軌形鑄鋼件的澆冒口由于采用了傾斜澆注方式和分型面改為從該鑄件“工”字型中心線進行分型,使該鑄件“工”字型中間兩邊的空腔分別由上型和下型自然帶出,從而在造型時不需要制芯盒、焊芯骨、打砂芯、下芯子等工序操作,在鑄件清理時不需要挖芯骨;采用一個開在鑄件端頭的大冒口代替原來開在鑄件大平面上的一排小冒口對鑄件進行補縮,可以減少鋼水的用量,并有利于提高鑄件的表面質量和減輕鑄件清理時切割冒口的工作量,減少切割冒口所需用氣量;直澆道通過連接通道與大冒口連通使澆注時鋼水直接注入到冒口中有利于補充冒口補縮鑄件的鋼水量和實現鑄件的順序凝固,提高鑄件的質量。綜上所述,采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澆冒口在鑄造長軌形鑄鋼件的過程中,可以減少生產工序,降低勞動強度工,節約材料,縮短生產周期,提高鑄件的質量和工藝出品率,提高勞動生產率。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改進前長軌形鑄鋼件的澆冒口沿鑄件橫截面方向的分布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視圖的左視圖。
圖3是圖1所示視圖的俯視圖。
圖4是改進后該鑄件的澆注系統沿其橫截面方向的分布示意圖。
圖5是圖4所示視圖的左視圖。
圖6是圖5所示視圖的俯視圖。
圖7是該鑄件的澆冒口采用傾斜澆注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圖2和圖3所示的長軌形鑄鋼件的澆冒口,鑄件1沿其大頭頂面即分型面7分為上型8和下型9,兩個砂芯2形成鑄件1的“工”字形中間兩邊的空腔,鑄件1的大頭頂面上沿長度走向有一排小冒口6,在鑄件1大頭的一側沿長度走向有內澆道3并設有一排內澆口,澆口杯5、直澆道4和內澆道3依次順序連接,澆口杯5和直澆道4位于鑄件1大頭側面沿長度走向的中間位置(圖2和圖3中均未示出)。
圖4示出了鑄件1與澆注系統的連接關系和鑄件的分型位置,鑄件1沿“工”字型橫截面的中心線所在平面即分型面7分為上型8和下型9,澆口杯5、直澆道4和內澆道3依次順序連接,澆口杯5、直澆道4和內澆道3位于鑄件1小頭底面沿長度走向的一側,圖4中未示出具體位置關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安大航空鍛造有限責任公司,未經貴州安大航空鍛造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2013377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莫來石生產中的尾氣余熱利用和除塵裝置
- 下一篇:便攜式發電機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