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發動機氣門機構的潤滑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620126897.3 | 申請日: | 2006-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0964882Y | 公開(公告)日: | 2007-10-24 |
| 發明(設計)人: | 肖亨琳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開普動力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M9/06 | 分類號: | F01M9/06;F01M9/10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大為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殷紅梅 |
| 地址: | 214028江蘇省無***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發動機 氣門 機構 潤滑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發動機氣門機構的潤滑裝置,具體地說是利用甩油齒輪的齒來攜帶和飛濺潤滑油形成油霧潤滑氣門操縱機構,屬于動力裝置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發動機工作時,為了保證氣門機構的可靠工作,需要不斷的用潤滑油潤滑氣門機構,才能保證氣門機構長期穩定的工作。
目前,在已有的發動機技術中,用于潤滑氣門操縱機構的方式通常是采用曲軸支承在機體中,設在機體下部的油底殼裝有潤滑油,與曲軸相連接的連桿大頭端設有甩油針,甩油針通過曲軸的的旋轉間歇地與潤滑油相接觸,用以飛濺潤滑油形成油霧潤滑氣門操縱機構。但是,在這樣的潤滑裝置中,由于發動機的連桿大頭端的甩油針與氣門機構的軸向距離一般比較遠,濺起形成的油霧不能充分潤滑氣門機構。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處,從而提供一種在油底殼內增加甩油齒輪,利用甩油齒輪的齒在旋轉時攜帶和飛濺潤滑油給氣門機構的潤滑系統;且甩油齒輪與正時齒輪直接嚙合,潤滑油容易被引導向上,甩油齒輪的齒尖甩起潤滑油在氣門操縱室形成油霧,充分潤滑氣門操縱機構,確保氣門機構長期穩定的工作。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解決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主要采用曲軸可自由旋轉地支承在曲軸箱中,設在曲軸箱的下半部的油底殼中裝有潤滑油;在齒輪室中安裝正時齒輪,正時齒輪安裝在曲軸上,與曲軸同步旋轉,特征是在油底殼內安裝齒輪軸,甩油齒輪安裝在齒輪軸上,甩油齒輪與正時齒輪嚙合,曲軸通過正時齒輪帶動部分浸泡在潤滑油中的甩油齒輪,甩油齒輪的齒尖甩起潤滑油形成油霧,能很好的潤滑氣門機構。
本實用新型甩油齒輪的齒輪軸的軸心線與曲軸的軸心線平行。
本實用新型在油底殼的底部設有伸出的筋,可以有效的控制飛濺的潤滑油量和方向。
本實用新型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緊湊,合理;由于在油底殼內增加一個甩油齒輪,甩油齒輪安裝在齒輪軸上可以自由旋轉,利用甩油齒輪的齒在旋轉時攜帶和飛濺潤滑油給氣門機構的潤滑系統,甩油齒輪與正時齒輪直接嚙合,潤滑油容易被引導向上,甩油齒輪的齒尖甩起潤滑油在氣門操縱室形成油霧,能充分潤滑氣門操縱機構,保證氣門機構長期穩定的工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垂直剖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A-A垂直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本實用新型將結合附圖中的實施例作進一步描述:
發動機的機體1至少包括:一個油底殼2,通過二軸承座支承著水平安裝的一曲軸3;一個氣缸體4,中間設有一個氣缸5,其中裝有一個活塞6,上部有一個氣缸蓋7,用于安裝進氣門8和排氣門9,在氣缸體4的一個側面,鄰近氣缸5設有一個齒輪室10用于安裝齒輪,齒輪室10上連接有一個齒輪室蓋25。其中氣缸5、氣缸蓋7、齒輪室10是一個整體,組成氣缸體4。油底殼2與氣缸體4在曲軸3的軸線處水平分開,并通過一組螺栓連接在一起組成機體1。
在齒輪室10中安裝有一個正時齒輪11,正時齒輪11被安裝在曲軸3上,與曲軸3同步旋轉。還安裝有一個凸輪軸12,利用凸輪軸12上齒數與正時齒輪11齒數將轉數保證為1∶2。還安裝有一個進氣挺柱13、一個排氣挺柱14,通過軸15與氣缸體4連接,并能由于凸輪軸12的推動自動擺動。在氣缸蓋7中突出一個搖臂支座16,安裝進氣門搖臂17、排氣門搖臂18、進氣門8、排氣門9。進氣挺柱13、排氣挺柱14與進氣門搖臂17、排氣門搖臂18通過推桿19連接。這樣凸輪軸12就可以通過進氣挺柱13、排氣挺柱14、推桿19、進氣門搖臂17、排氣門搖臂18驅動進氣門8、排氣門9。氣缸蓋7上安裝有一個氣缸蓋罩22,氣缸蓋罩22通過一組螺栓與氣缸體4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開普動力有限公司,未經無錫開普動力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2012689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