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2.8L增壓中冷柴油發動機的曲軸無效
| 申請號: | 200620126659.2 | 申請日: | 2006-10-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0971912Y | 公開(公告)日: | 2007-11-07 |
| 發明(設計)人: | 靳素華;錢多德;陸榮榮;陳園明;于忠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C3/08 | 分類號: | F16C3/08;F16C3/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0051***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2.8 增壓 柴油發動機 曲軸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柴油發動機的部件,具體的說涉及一種排氣量為2.8L增壓中冷柴油發動機的曲軸。
背景技術
曲軸是由一個或多個曲拐組成的,每一個曲拐則是由曲軸臂、主軸頸和連桿軸頸三部分組成。曲軸后端裝有飛輪,用以驅動其它機械旋轉。曲軸前端通過相應傳動機構驅動發動機本身的輔助機構。曲軸是發動機中最重要、承載最復雜的零件之一。曲軸在缸內氣體壓力的壓縮及往復和旋轉慣性力拉伸作用下,應具有足夠的強度,以防止疲勞破壞。目前排氣量為2.8L增壓中冷柴油發動機的曲軸其拐角處的過渡圓角均設置的較小,這樣就會造成應力集中,會加大曲軸的疲勞強度,從而給柴油發動機乃至整車的正常行駛帶來安全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采用較大的過渡圓角技術,從而提高曲軸整體的疲勞強度。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2.8L增壓中冷柴油發動機的曲軸,包括由一個或多個曲拐組成,每一個曲拐由曲軸臂、主軸頸和連桿軸頸和平衡重組成,主軸頸和連桿軸頸拐角處的過渡圓角半徑為R2.5mm~4mm。
一種2.8L增壓中冷柴油發動機的曲軸,所述的主軸頸的直徑為φ68mm~72mm,寬度為29mm~33mm;連桿軸頸的直徑為φ51mm~55mm,寬度為31mm~35mm。
一種2.8L增壓中冷柴油發動機的曲軸,所述的平衡重的寬度為134mm~138mm,臂厚為19mm~22mm,半徑為R82mm~86mm。
一種2.8L增壓中冷柴油發動機的曲軸,主軸頸和連桿軸頸拐角處的過渡圓角半徑為R3.2mm。
一種2.8L增壓中冷柴油發動機的曲軸,所述的主軸頸的直徑最佳值為φ70mm,寬度最佳值為31mm;連桿軸頸的直徑最佳值為φ53mm,寬度為33mm。
一種2.8L增壓中冷柴油發動機的曲軸,所述的平衡重的寬度最佳值為136mm,臂厚最佳值為21.5mm,半徑最佳值為R84mm。
本實用新型曲軸的主軸頸和連桿軸頸拐角處采用較大的過渡圓角,可以減小應力集中的程度,提高曲軸的疲勞強度,降低了柴油發動機乃至整車行駛過程中的安全隱患。曲軸主軸頸、連桿軸頸和平衡重的尺寸設計在提高了曲軸疲勞強度的同時,使得曲軸的結構緊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A處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參見附圖1、2所示。
本實用新型包括由一個或多個曲拐組成,每一個曲拐由曲軸臂、主軸頸(3)、連桿軸頸(2)和平衡重(1)組成,主軸頸(3)和連桿軸頸(2)拐角處的過渡圓角半徑為R3.2mm。曲軸的主軸頸(3)和連桿軸頸(2)拐角處采用R3.2mm較大的過渡圓角,可以減小應力集中的程度,提高曲軸的疲勞強度,降低了柴油發動機乃至整車行駛過程中的安全隱患。主軸頸(3)的直徑為φ70mm,寬度為31mm;連桿軸頸(2)的直徑為φ53mm,寬度為33mm。平衡重(1)的寬度為136mm,臂厚為21.5mm,半徑為R84mm。曲軸主軸頸(3)、連桿軸頸(2)和平衡重(1)的尺寸設計在提高了曲軸疲勞強度的同時,使得曲軸的結構緊湊。
實施例2
主軸頸(3)和連桿軸頸(2)拐角處的過渡圓角半徑為R2.5mm。主軸頸(3)直徑為φ68mm,寬度為29mm,連桿軸頸(2)的直徑為φ51mm,寬度為31mm。平衡重(1)的寬度為134mm,臂厚為19mm,半徑為R82mm。其余同實施例1。
實施例3
主軸頸(3)和連桿軸頸(2)拐角處的過渡圓角半徑為R4mm。主軸頸(3)直徑為φ72mm,寬度為33mm,連桿軸頸(2)的直徑為φ55mm,寬度為35mm。平衡重(1)的寬度為138mm,臂厚為22mm,半徑為R86mm。其余同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2012665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