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簡易零電流切換電路無效
| 申請號: | 200620123133.9 | 申請日: | 2006-08-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0969517Y | 公開(公告)日: | 2007-10-31 |
| 發明(設計)人: | 林國藩 | 申請(專利權)人: | 全漢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林國藩 |
| 主分類號: | H02J3/18 | 分類號: | H02J3/18;H02M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章社杲;吳貴明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簡易 電流 切換 電路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簡易零電流切換電路,尤其是一種在功率因數校正器轉換狀態下產生的逆向能量,需要經過儲能、放電等步驟將逆向能量再利用并可降低功率切換能量損耗的零電流切換電路。
背景技術
應用于現有交換式電源供應器的功率因數校正器零電流切換電路技術可參照如中國臺灣專利公告第279514號及I223135號,在零電流切換電路技術中,如何降低功率因數校正器的導通開關切換損耗(最佳為零切換損耗)而降低電磁干擾問題,乃是各專利技術中重點技術,其中,在第279514號專利中,則利用電容、電感、飽和電感及電阻所組成的耗能回路方式消除逆向恢復電流而改善電力功率因素及提高用電效率,而在第I223135號專利中,更提出能量轉換電路以電感、儲能電容及數個二極管與該飽和電感構成電流回路,在不同時序下回收功率因數校正器因逆向恢復狀態產生的逆向能量,并經過儲能、放電等步驟使逆向能量需要傳送至電源輸出端予以再利用,而更有效提升功率因數校正器的工作效率,但是,針對該技術仍然存在應再加強之處,說明如下:
一、該專利技術增設電感L3將比原有單一飽和電感增加了電感磁損,且增加的成本也較高。
二、該專利技術的逆向能量回收大小完全取決于該電感L3,若處于重載狀態下或高功率電源供應器設計下,因電感L3感抗固定,所以相對于輕載狀態或低功率電源供應器,輸出二極管的逆向恢復時間將會被延長,而造成更多磁損耗。
三、該專利技術的驅動飽和電感的能力取決于電阻R1對電容C3放電的電流大小,又因放電時間必須大于工作周期,所以放電電流值無法加強,而造成電感L2飽和不全,使電阻R1消耗增加。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決上述的缺陷,避免缺陷的存在。
為了實現該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簡易零電流切換電路,用于控制功率因數校正器的導通開關在啟閉切換作動下為零電流狀態,該功率因數校正器包含有接收整流后電力進行儲能放電的儲能電感、電連接于該儲能電感及電力輸出端之間的輸出二極管及輸出電容、以及電連接于該儲能電感與輸出二極管之間的導通開關及控制器,該零電流切換電路包括有:
連接于該儲能電感、輸出二極管之間的第一繞組,且該第一繞組通過相對該第一繞組為匝數比繞組的第二繞組連接至該導通開關,并以該第一繞組的漏感產生反電動勢,使導通開關在開啟動作時為零電流切換狀態;
能量轉換電路,是與該功率因數校正器、該第一繞組、該第二繞組形成電力回路,該能量轉換電路包含有數個二極管及電容以及電阻,在該輸出二極管產生逆向恢復狀態下,以該第二繞組相對第一繞組的匝數比儲存逆向能量并回收至輸出電容,而實現該輸出二極管可縮短逆向恢復時間的功效。
可選地,該第一繞組與該第二繞組為反向繞組型態。
通過這種設計方案,從而降低電阻的消耗,且避免了更多的磁損耗及其電阻R1的損耗,于是構成簡易設計但高效率的零電流切換電路,降低了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電路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在不同時序的工作波形示意圖。
圖3~9是本實用新型在不同時序的電流回路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有關本實用新型的詳細說明及技術內容,現配合附圖說明如下:
請參閱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電路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簡易零電流切換電路,主要用于控制功率因數校正器的導通開關Q1在啟閉切換動作下為零電流狀態,該功率因數校正器包含有接收整流后電力進行儲能放電的儲能電感L1、電連接于該儲能電感L1及電力輸出端Vout之間的輸出二極管D1及輸出電容C4、以及電連接于該儲能電感L1與輸出二極管D1之間的導通開關Q1及控制器10,該零電流切換電路包括有連接于該儲能電感L1、輸出二極管D1之間的第一繞組N1,且該第一繞組N1通過相對該第一繞組N1為匝數比反向繞組的第二繞組N2連接至該導通開關Q1,并利用該第一繞組N1的漏感產生反電動勢,使導通開關Q1在開啟動作時為零電流切換狀態,并具備能量轉換電路20與該功率因數校正器、該第一繞組N1、該第二繞組N2形成電力回路,該能量轉換電路20包含有數個二極管D2、D3、D4及電容C1、C2,在該輸出二極管D1產生逆向恢復狀態下,以該第二繞組N2相對第一繞組N1的匝數比儲存逆向能量并回收至輸出電容C4,從而達到該輸出二極管D1可縮短逆向恢復時間的功效。
為使審查員能快速了解本實用新型技術,請參閱圖2所示,圖2為本實用新型在不同時序下各工作電壓電流波形,以下將進一步說明具體電路工作原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全漢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林國藩,未經全漢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林國藩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20123133.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煤油爐的安全裝置
- 下一篇:一種復合淤泥燒結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