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磁—永磁串聯型磁力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620120749.0 | 申請日: | 2006-06-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0962363Y | 公開(公告)日: | 2007-10-17 |
| 發明(設計)人: | 周仲驊 | 申請(專利權)人: | 周仲驊 |
| 主分類號: | H01F13/00 | 分類號: | H01F1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41002廣西壯族自***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磁 永磁 串聯 磁力 裝置 | ||
所屬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磁—永磁串聯型磁力裝置。作為定位和固定的磁力工具用于機械制造行業。
背景技術
傳統的電磁盤都采用通電的方式達到充磁、退磁的目的,其缺點是:
1.傳統電磁盤在控制電器發生故障或網路掉閘的情況,被吸持的工件處于失磁狀態,可能造成工件“飛出”的事故。
2.傳統的電磁盤溫升較高,易造成工件變形,不宜于保證較高的加工精度。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采用在電磁系統的鐵芯上串聯極性不可逆固定磁鋼組永磁系統,組成電磁—永磁串聯型磁力裝置。通過變換電磁系統激磁電流的方向和大小實現磁力的疊加或抵消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電磁—永磁串聯型磁力裝置具有電磁系統及永磁系統。電磁系統由激磁線圈、上鐵芯、下鐵芯及鐵軛座組成。永磁系統由極性不可逆磁鋼組、導磁片和隔磁片組成,它們都是平鋪、混裝緊貼在上鐵芯、下鐵芯中間。極性不可逆磁鋼組是一種內稟矯頑力很高的磁鋼,它的N·S磁極方向是難以改變的,并與電磁系統的正向激磁電流產生的N·S磁極方向是一致的。通過電磁系統改變磁場方向和大小,達到兩個磁系統磁力線的疊加或消減。它的控制和操作方式如下:①電磁系統持續通正向激磁電流,這時電磁系統的磁場方向與極性不可逆磁鋼組的磁場方向一致,電磁系統磁力線和永磁系統磁力線疊加;②關閉電磁系統,由永磁系統極性不可逆磁鋼組磁力線單獨作用;③電磁系統持續通反向激磁電流使得電磁系統的N·S極性變成與極性不可逆磁鋼組N·S極性相反,這時電磁系統與永磁系統磁力線內閉合,整個磁力裝置呈無磁狀態。在正常的電磁—永磁磁力疊加工作狀態下,當電磁系統發生故障或網路停電時,永磁系統將單獨起到磁力固定作用。
本實用新型比起傳統電磁盤有耗電量低、溫升低、安全可靠的顯著優點。
附圖說明
圖1、圖2是電磁—永磁串聯型磁力裝置結構示意。圖3~圖5是磁路原理圖。
1—磁軛座??2—激磁線圈??3—上鐵芯??4—下鐵芯??5—環氧樹脂膠??6—極性不可逆磁鋼組??7—導磁片??8—隔磁片??9—吸持物
具體實施方式
圖1、圖2是電磁—永磁串聯型磁力裝置結構示意,圖1是正視圖,圖2是俯視圖。其主要部件是電磁系統及永磁系統。電磁系統由上鐵芯3、下鐵芯4、鐵軛座1、及激磁線圈2組成。永磁系統由極性不可逆磁鋼組6、導磁片7和隔磁片8組成。極性不可逆磁鋼組同導磁片、隔磁片夾在上、下鐵芯之間;激磁線圈套在上、下鐵芯上;下鐵芯與鐵軛座平面緊帖,然后用環氧樹脂5將它們都固定和密封起來。吸持物9吸合在上鐵芯與鐵軛座上。
圖3~圖5是磁路原理圖。
圖3是電磁系統與永磁系統磁力疊加原理圖。電磁系統激磁線圈持續正向通電,電磁場磁力線的N·S極方向與極性不可逆磁鋼組磁力線的N·S極方向一致,此時吸持物受到電磁系統磁力線ΦE和永磁系統磁力線ΦP的兩個同向疊加的作用力,磁性較強。
圖4是永磁系統原理圖。圖示中電磁系統斷電后,永磁系統中極性不可逆磁鋼組單獨作用,形成一個恒定的永磁磁場。
圖5是無磁狀態原理圖。圖示中電磁系統的激磁線圈通以持續的、大小恰當的反向電流,使電磁系統磁力線的極性方向與永磁系統磁力線的極性方向相反,并且大小等值,使它們的磁力線完全內閉合,形成無磁狀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周仲驊,未經周仲驊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2012074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莖類制取生物柴油
- 下一篇:架線蓄電池混合電力防爆式交直流牽引電機車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