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高效聚光型太陽能發電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0620119152.4 | 申請日: | 2006-08-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51721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4-23 |
| 發明(設計)人: | 薛黎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薛黎明 |
| 主分類號: | H02N6/00 | 分類號: | H02N6/00;G02B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創陽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尹振啟 |
| 地址: | 102200北京市昌平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效 聚光 太陽能 發電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太陽能發電系統。
背景技術
在能源日益緊缺的今天,太陽能發電系統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但是現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普遍存在電池板成本高、發電量低、太陽能利用率低等問題,限制了太陽能發電系統的推廣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發電量高、太陽能利用率高、成本低的高效聚光型太陽能發電系統。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為:
一種高效聚光型太陽能發電系統,由發電裝置、逆變器、蓄電池及控制裝置組成,所述發電裝置包括太陽能電池組件、上反射板、下反射板及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前固定架、后固定架;所述太陽能電池組件由支架及三組矩形電池板組成,所述支架的橫截面為上邊呈水平狀態的等邊三角形,三組電池板分別固定于支架的三個面上,其中上側電池板兩邊各設有一均與所述支架相固定并分別向上側電池板左、右上方延伸的上反射板;所述太陽能電池組件兩端分別固定有一向電池組件下方延伸的支撐臂,兩支撐臂之間固定有兩個下反射板,該兩個下反射板分別位于太陽能電池組件的左、右下方,并分別與電池組件中的兩下側電池板相對應,所述太陽能電池組件及兩下反射板通過所述兩支撐臂連接成一整體部件,該整體部件通過與兩支撐臂相固定的支撐軸可轉動安裝在所述前、后固定架上,所述支撐軸軸線與所述太陽能電池組件的軸線相平行,所述支撐軸通過連軸器連接有電機驅動裝置,同時支撐軸與所述后固定架之間設置有緯度調節裝置,所述控制裝置控制整個系統的工作,同時控制所述電機驅動裝置工作,使所述整體部件繞其支撐軸轉動,使太陽始終位于所述上側電池板的中心垂直平面上。
進一步,所述兩上反射板與所述上側電池板平面間的夾角滿足:其中a為上側電池板面的寬度,b為上反射板面的寬度。
進一步,所述兩下反射板分別為兩個平面反射板,每個反射板長度方向的中心線均與其所對應的下電池板長度方向的中心線相平行,兩下反射板面與其所對應下電池板面之間同時滿足下述關系:
c′=dcos(60-2β′)/cosβ′
其中,β′為下反射板面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a′為一側下反射板里側邊沿到所述太陽能電池組件下尖角邊的水平距離,b′為一側下反射板里側邊沿到所述太陽能電池組件下尖角邊的垂直距離,d為下側電池板的寬度,c′為一側下反射板的寬度。
進一步,所述兩下反射板分別為兩個弧形反射板。
進一步,所述兩下反射板均為由若干條矩形平面反射板條拼接而成的折線形反射板,每個下反射板中的各反射板條的長度方向中心線均與所對應下側電池板的長度方向中心線相平行,每個下反射板中的里側第一個反射板條與同側下電池板面之間滿足下述關系:
c″=dcos(60-2β″)/cosβ″
其中,β″為所述第一個下反射板條面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a″為該第一個下反射板條的里側邊沿到所述太陽能電池組件下尖角邊的水平距離,b″為該第一個下反射板條的里側邊沿到所述太陽能電池組件下尖角邊的垂直距離,d為同側電池板的寬度,c″為該第一個下反射板條的寬度;每個下反射板中的第二、以及其它反射板條與同側電池板面之間滿足下述關系:
c′″=dcos(60-2β′″)/cosβ′″
其中,β′″為相應下反射板條面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a′″為該下反射板條的里側邊沿到所述太陽能電池組件下尖角邊的水平距離,b′″為該下反射板條的里側邊沿到所述太陽能電池組件下尖角邊的垂直距離,d為同側電池板的寬度,c′″為該下反射板條的寬度;
上述公式中的a′、b′為設定值,a″、b″根據相鄰里側下反射板條的參數計算得出。
采用上述結構后,由于兩上反射板與所述上電池板間滿足上述條件,因此兩上反射板將盡量多的太陽光反射到上電池板上,使上電池板表面光照增強,提高發電效率;另外,由于所述下反射板的各段反射板與下電池板之間滿足上述關系,使下反射板反射的光線均勻照射到兩下電池板上,提高太陽能利用率及電池板的發電效率,提高發電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截面圖;
圖3為圖1的A向旋轉視圖;
圖4為圖1的B向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薛黎明,未經薛黎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2011915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UART和雙任務模型的DSP實時調試平臺
- 下一篇:一種發熱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