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具有排渣系統的壓鑄模具抽芯機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620112087.2 | 申請日: | 2006-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0988092Y | 公開(公告)日: | 2007-12-12 |
| 發明(設計)人: | 楊明波;唐和雍;代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B22D17/20 | 分類號: | B22D17/20 |
| 代理公司: | 重慶華科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康海燕 |
| 地址: | 400050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系統 壓鑄 模具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壓鑄模具,具體涉及其抽芯機構的排渣結構,使壓鑄模具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物、鋁渣能順利地從抽芯機構中排出。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壓鑄模具的抽芯機構在生產過程中會不斷地堆積污物和鋁渣,導致抽芯機構中滑塊合模不到位,造成鑄件尺寸變化,甚至抽芯機構卡滯,根本無法生產。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從壓鑄機上吊出模具,拆下抽芯機構,取出雜物的方式來清理滑塊下的積渣,造成生產上不必要的時間和人力浪費,無法保證批量生產。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鋁渣清理的困難,保證生產的連續性,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種具有排渣系統的壓鑄模具抽芯機構,較簡單地達到模具抽芯機構排渣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具有排渣系統的的壓鑄模具抽芯機構,它具有動模模框、導軌壓塊和導軌支撐塊固定在一起形成的動模固定座,再與動模模芯組合形成動模,抽芯滑塊與抽芯型芯固定在一起形成的運動塊,運動塊在動模固定座上,定模和動模分別安裝在壓鑄機的定模板和動模板上。為了實現排渣,在導軌支撐塊、運動塊與動模模芯限位面之間設有至少一個排渣孔洞,進一步還可在此位置設有排渣豎槽和排渣橫槽。當污物和鋁渣進入抽芯機構滑塊下時,污物鋁渣可沿導軌滑塊下面的上述各通槽自動落下或用壓縮空氣即可吹出。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污物和鋁渣進入抽芯機構內時,沿通槽靠重力自動落下或用壓縮空氣吹出,不需要把模具從壓鑄機上取下,也不需要拆卸滑塊,保證了生產的連續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模具主視圖
圖2是實用新型的B-B剖視圖
圖3是實用新型的A-A剖視圖
圖中:1.動模模框;2.導軌壓塊;3.導軌支撐塊;4.抽芯滑塊;5.排渣橫槽;6.排渣豎槽;7.排渣孔洞;8.動模模芯;9.抽芯型芯;10.定模;11.固定座;12.運動塊;13.動模;14.動模模芯限位面。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在圖1中,動模模框1,導軌壓塊2和導軌支撐塊3固定在一起,形成動模固定座11。
在圖2中,由動模模框1、導軌壓塊2和導軌支撐塊3形成的動模固定座11與動模模芯8一起,形成動模13。抽芯滑塊4與抽芯型芯9固定在一起,形成運動塊12。壓鑄合模時,運動塊12在動模固定座11上向左運動,貼在動模模芯限位面14上后,定模10與動模13合模到位后開始壓鑄,污物和鋁渣在高壓下進入動模模芯8與抽芯滑塊4之間,再進入動模模框1與抽芯滑塊4之間。開模時,定模10與動模13打開,運動塊12向右運動,模具完全打開,鑄件頂出。此時,進行脫模劑噴涂和壓縮空氣吹干,它會把帶入的污物和鋁渣從運動塊12與動模13之間的間隙內,通過排渣孔排除,防止了多次反復后造成污物鋁渣堆積,運動塊12便才能有效的與動模模芯限位面14貼緊,使鑄件尺寸穩定和運動塊12運動靈活。
本實用新型采取的解決辦法是在導軌支撐塊3、動模模芯8和動模模框1組成的運動塊12與動模模芯限位面14之間制造出兩個排渣孔洞7、排渣豎槽6和排渣橫槽5,使污物和鋁渣自動掉入或壓縮空氣吹入排渣孔洞7、排渣豎槽6和排渣橫槽5中,防止運動塊12卡死和不到位引起的尺寸變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工學院,未經重慶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2011208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