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汽車總裝抱具無效
| 申請號: | 200620111682.4 | 申請日: | 2006-1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0971121Y | 公開(公告)日: | 2007-11-07 |
| 發明(設計)人: | 鄒得勝;李曉丹;周萍;賴從亞;黃樂金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65/18 | 分類號: | B62D65/18 |
| 代理公司: | 重慶華科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康海燕 |
| 地址: | 400023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總裝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總裝生產線上輸送系統中的汽車總裝抱具,其特別適用于微車和轎車的混裝生產線上對微車和轎車的支撐懸掛及輸送。
???????????????????????????技術背景
汽車在總裝生產線上進行總裝生產,其中汽車總裝抱具是汽車總裝生產線上輸送系統中,用于懸掛、輸送汽車的裝置,其主要由承載梁、抱臂總成及支撐塊組成,兩抱臂總成位于承載梁兩端下方,可相對于承載梁轉動。在每一抱臂總成下部內側固定有兩支承座,兩支承座相隔一定距離,每一支承座上均安裝固定有支撐塊,汽車通過底盤支撐在支撐塊上,從而使汽車支撐懸掛在汽車總裝抱具上。
在汽車生產企業中,為了提高生產效率,汽車總裝生產線正逐步向多品種混裝線方向發展。但是混線生產對汽車總裝生產線的輸送系統是個嚴峻考驗,尤其是微車和轎車的混線生產,由于兩者的底盤結構及動力布置形式相差甚遠,汽車總裝抱具在對微車和轎車底盤進行支撐時,兩者的支撐點位置有所不同,故兩者若要混線生產,就必須解決汽車總裝抱具對微車和轎車的支撐問題,即總裝抱具中支撐塊在微車總裝和轎車總裝時的通用問題,使同一混裝線上的汽車總裝抱具既可用于微車的支撐,又可用于轎車支撐。
現有汽車總裝生產線上,針對底盤類似的車型,抱具設計采用的是滑塊式支撐塊,以適應由于底盤不同而導致的支撐位置的不同,從而實現抱具支撐塊的通用。如圖5所示,該種支撐塊在操作時,工人需根據不同車型將滑塊式支撐塊置于相應位置,其中的滑塊式機構使工人操作復雜,還存在著誤操作帶來的安全隱患,并且該種滑塊式支撐塊仍無法滿足底盤差異較大的微車與轎車的混線生產。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汽車總裝抱具,使其在汽車的混裝線上能夠用于底盤結構差異較大的不同汽車的支撐懸掛。
本實用新型所述汽車總裝抱具,包括承載梁、抱臂總成及支撐塊,支撐塊固定在抱臂總成的支承座上,所述支撐塊為整塊長方形塊體,其兩端支撐固定在抱臂總成的兩支承座上,支撐塊頂面安裝固定有聚氨脂塊。
所述支撐塊為長方形槽鋼。
使用時,將汽車車體的裙邊支撐在支撐塊表面的聚氨脂塊上,即可實現底盤結構差異較大的不同汽車在汽車總裝抱具上的支撐懸掛。
支撐塊為槽鋼結構,可保證支撐塊具有足夠的強度;支撐塊為整塊長方形塊體,可增大其頂面安裝固定的聚氨脂塊與車體裙邊的接觸長度,并且聚氨脂塊具有高承載負荷、高耐磨性能,故能夠有效防止抱具在輸送過程中車體裙邊的變形。
在汽車總裝生產線上,對于像微車和轎車這種底盤結構差異較大且車體重心不一致的汽車,可在滑橇上抱具的輸送轉接處分別設置微車和轎車的停止器,通過VIN碼自動識別微車和轎車車體,以控制兩個停止器的工作狀態,從而實現對微車和轎車在上抱具時其與抱具間相對位置的控制。
本實用新型所述汽車總裝抱具由于具有該種結構,通過抱具支撐塊對汽車車體裙邊的支撐來實現支撐塊在微車總裝和轎車總裝時的通用,使汽車總裝抱具既可用于微車的支撐,又可用于轎車支撐,從而使汽車總裝抱具在汽車的混裝線上能夠用于底盤結構差異較大的不同汽車的支撐懸掛。
???????????????????????????附圖說明
現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汽車總裝抱具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汽車總裝抱具的支撐塊支撐固定在支承座上時的俯視示意圖;
圖3為圖2中A-A線的剖視圖;
圖4為圖2中B-B線的剖視圖;
圖5為具有滑塊式支撐塊的現有汽車總裝抱具的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4所示,該汽車總裝抱具包括承載梁1、抱臂總成5及支撐塊3,支撐塊3為一整塊長方形槽鋼,其兩端通過螺栓6支撐固定在抱臂總成5的兩支承座2上,支撐塊3頂面安裝固定有聚氨脂塊4,其長寬尺寸與支撐塊3一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2011168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視網膜肌養蛋白轉基因及其應用方法
- 下一篇:燃料電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