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便攜式導盲儀無效
| 申請號: | 200620110879.6 | 申請日: | 2006-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0970303Y | 公開(公告)日: | 2007-11-07 |
| 發明(設計)人: | 張晉西;陶源;何愛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A61F9/08 | 分類號: | A61F9/08 |
| 代理公司: | 重慶博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張先蕓;梁展湖 |
| 地址: | 400050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便攜式 導盲儀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利用超聲波進行測距的導盲裝置,具體涉及一種用于盲人避障的便攜式導盲儀。
背景技術
調查表明,目前我國約有500萬盲人,占全世界盲人總數的18%,盲人最大的困難之一,是行走不便,因此他們很少外出,不能很好地料理自己的生活。目前,盲人行走避障主要采用拐杖、導盲犬等方式,這些方法在準確、便捷、美觀等方面都有所不足,且雙手要被占用,遠滿足不了盲人對生活的追求。作為社會的弱勢群體,他們的這些需求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盲人們的導盲手段也得到了許多改進。國內外各種各樣的導盲杖、導盲鏡相繼面市。還出現了帶有GPS的語音式“引路機器人”。這些導盲設備一方面需配戴耳塞,束縛了雙耳;另一方面也價格不菲,很難推廣;同時也缺乏一定的隱蔽性。中國專利CN85100707“一種作用距離可控的超聲導盲眼鏡”,公開一種采用接收、發送脈沖聲納來測距避障的導盲眼鏡,其存在的缺陷是可靠性不高,定位和障礙提示比較單純,只能避開比較高的障礙物,攜帶不便影響美觀等。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使盲人感知障礙物的遠近,且方便準確便于攜帶的便攜式導盲儀。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便攜式導盲儀,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電路板、振動電機和電池;電路板設單片機控制器,單片機控制器的兩個輸入端分別連接超聲接收和發送電路,輸出端經數模轉換器、功率放大器帶動振動馬達或喇叭。
所述單片機控制器以SPCE061A作為主控制器。
相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特點:
(1)利用超聲測距,獲得障礙物的距離及地面狀況,通過單片機來控制該儀器發出相應的語音提示或振動,使盲人感知障礙物的遠近,可以使盲人感知來自前后左右全方位的障礙物;
(2)解放盲人拿拐仗的雙手;
(3)語音、振動雙擋選擇,使用靈活、方便,能夠克服語音式導盲儀的缺點,解放因配戴耳塞而束縛的雙耳;
(4)體積小,輕便,易攜帶,使用簡單;
(5)由于該儀器可以纏綁在身體上的相應部位,也可裝在衣服特制的口袋內,小巧、隱蔽,讓人看不出盲人的身體缺陷,將給盲人的生活提供極大方便;
(6)應用了超聲測距、單片機控制、機械振動技術,具有較高的技術含量。
本技術新穎,功能全面、實用,外觀簡潔大方,制造成本低廉,價格便宜,能滿足普通老百姓的購買能力,可以給數百萬盲人的生活提供極大方便,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導盲儀總體裝配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電路方框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中超聲波發生電路;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中超聲波接收處理電路;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中單片機工作電路和電機驅動電路;
圖6是本實用新型便攜式導盲儀程序原理框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模擬工作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便攜式導盲儀,包括殼體1、電路板2、振動電機3和電池4,圖中5-開關,6-耳機孔。其使用方式參見圖7。
參見圖2,電路板2設單片機控制器7,單片機控制器7的兩個輸入端分別連接超聲接收電路8和發送電路9,輸出端經數模轉換器10、功率放大器11帶動振動馬達或喇叭12,以振動或語音方式提示盲人。根據超聲波測距,使盲人根據不同的機械振動幅度或語音提示來感知判斷障礙物的遠近,從而通過放置在不同位置的導盲儀多方位感知周圍的障礙情況。
便攜式導盲儀的電路可分為三個基本電路:
(1)單片機工作電路。本實用新型電路板的單片機7可選擇SPCE061A作為主控制器,用來控制超聲波的發射和電機(喇叭)的控制,超聲波距離的測定通過單片機定時器來換算。利用超聲波指向性強,在介質中傳播能力較強的特點,準確測量距離。SPCE061A能保證單片機正常工作,從而實現對超聲波和電機振動的控制。
(2)超聲波發送、接收電路。參見圖3、圖4,由SPCE061A單片機控制此電路發生40KHz的脈沖信號,從而實現超聲波的發射。
(3)電機驅動電路。參見圖5,由SPCE061A單片機利用PWM的占空比來實現電機的調速。輸出端經數模轉換器10、功率放大器11可采用兩個由NPN型的9014三極管組成的達林頓管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工學院,未經重慶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2011087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