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抽真空硫化機無效
| 申請號: | 200620093901.0 | 申請日: | 2006-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0960710Y | 公開(公告)日: | 2007-10-17 |
| 發明(設計)人: | 馬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群英機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35/02 | 分類號: | B29C35/02 |
| 代理公司: | 大連八方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衛茂才 |
| 地址: | 116021遼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真空 硫化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真空液壓機制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抽真空硫化機的真空罩為箱式,純滑動密封方式的結構,更換模具時,需拆上真空罩,上下真空罩由定位銷定位,因定位銷與孔之間有一定的間隙,造成每次重新安裝后,真空罩滑動表面的間隙發生變化而影響真空度或造成密封圈的壽命大大降低;箱式真空罩使更換模具費時、費力。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安裝模具快捷、真空密封可靠的抽真空硫化機。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將雙層模具各自的真空罩由各自的動力機構帶動、各自的導向機構導向。
本實用新型由機身部分、中板部分、真空罩部分和真空罩缸部分構成。
機身部分:由上橫梁19、活動橫梁13、底座18和四柱導柱17組成。上橫梁19通過四柱導柱17和底座18連接,活動橫梁13以四柱導柱17為導向,上下運動。
中板部分:上層模具的下模5和下層模具的上模7固定在中層加熱部分6上,中層加熱部分6與中板缸12連接,中層加熱部分6以四柱導柱17為導向,上下運動。中板缸12固定于上橫梁19上,為中層加熱部分6提供動力。
真空罩部分:固定在上橫梁19上的上真空罩3與上真空罩的導柱2、上真空罩缸1連接,以上真空罩的導柱2導向,由上真空罩缸1提供動力。固定在活動橫梁13上的下真空罩10與下真空罩的導柱9、下真空罩缸11連接,以下真空罩的導柱9導向,由下真空罩缸11提供動力。
真空罩缸部分:上真空罩缸1固定在上橫梁19上,下真空罩缸11固定在活動橫梁13上。
上層模具的上模4與上橫梁19連接,下層模具的下模8與活動橫梁13連接,滑動密封條15設置在真空罩與導向墊之間。
主動力油缸14固定于底座18上,為設備的主動力,以達到設備總壓制力的要求。
本實用新型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是,真空密封效果及密封條壽命遠好于更換模具需拆卸真空罩的密封結構,更換模具更加方便、快捷。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上下真空罩在主機的安裝位置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上下真空罩在主機的安裝位置側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上下真空罩的主視結構放大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上下真空罩的俯視結構放大圖。
圖中,1.上真空罩缸,2.上真空罩的導柱,3.上真空罩,4.上層模具的上模,5.上層模具的下模,6.中層加熱部分,7.下層模具的上模,8.下層模具的下模,9.下真空罩的導柱,10.下真空罩,11.下真空罩缸,12.中板缸,13.活動橫梁,14.主動力油缸,15,滑動密封條,16,導向墊,17,四柱導柱,18,底座,19,上橫梁。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由機身部分、中板部分、真空罩部分和真空罩缸部分構成。
機身部分:由上橫梁19、活動橫梁13、底座18和四柱導柱17組成。上橫梁19通過四柱導柱17和底座18連接,活動橫梁13以四柱導柱17為導向,上下運動。
中板部分:上層模具的下模5和下層模具的上模7固定在中層加熱部分6上,中層加熱部分6與中板缸12連接,中層加熱部分6以四柱導柱17為導向,上下運動。中板缸12固定于上橫梁19上,為中層加熱部分6提供動力。
真空罩部分:固定在上橫梁19上的上真空罩3與上真空罩的導柱2、上真空罩缸1連接,以上真空罩的導柱2導向,由上真空罩缸1提供動力。固定在活動橫梁13上的下真空罩10與下真空罩的導柱9、下真空罩缸11連接,以下真空罩的導柱9導向,由下真空罩缸11提供動力。
真空罩缸部分:上真空罩缸1固定在上橫梁19上,下真空罩缸11固定在活動橫梁13上。
上層模具的上模4與上橫梁19連接,下層模具的下模8與活動橫梁13連接,滑動密封條15設置在真空罩與導向墊之間。
主動力油缸14固定于底座18上,為設備的主動力,以達到設備總壓制力的要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群英機床有限公司,未經大連群英機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2009390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