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車銑復合加工中心大型鏜鉆刀具自動交換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620093403.6 | 申請日: | 2006-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0960615Y | 公開(公告)日: | 2007-10-17 |
| 發明(設計)人: | 崔佩強;劉建忠;李德珍;肖利偉;吳俊勇;王建東;周肇元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數控機床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Q3/155 | 分類號: | B23Q3/155;B23Q15/22;B23Q11/10 |
| 代理公司: | 沈陽科威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崔紅梅 |
| 地址: | 110025遼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復合 加工 中心 大型 刀具 自動 交換 裝置 | ||
1、車銑復合加工中心大型鏜鉆刀具自動交換裝置,裝備在五軸車銑復合加工機床上,并有配套的電氣、液壓、冷卻、控制部分與機床上的系統對應結合,其特征在于在機床主軸箱上方設刀具支承框架,框架上橫梁設有能夠上升下降水平移動的專用機械手,刀具通過支座順序安置在下橫梁上,I號位設深孔鉆削刀具、II號位設大型鏜孔刀具,III、IV號位是同一機構傾斜45°或復位的相互轉換,III位設置單側燕尾夾緊板,IV號位右側設置刀具推出油缸;在動力主軸箱側面設置內燕尾槽刀座,在該刀座中段安裝燕尾形夾緊機構;兩種刀具的刀體上均有短錐刀柄,及供卡持的外燕尾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銑復合加工中心大型鏜鉆刀具自動交換裝置,其特征在于單側燕尾夾緊板一側有55°度燕尾形擋邊,另一側有弧形壓板,弧形壓板中部用銷軸與液壓油缸中的活塞桿鉸鏈連接,弧形壓板下端用銷軸鉸接在單側燕尾夾緊板下端;燕尾夾緊板由直線導軌上的兩個滑塊支承,直線導軌固定在翻轉板上,翻轉板由兩個鉸鏈支座支承,翻轉板一側和翻轉油缸的活塞桿前端鉸鏈連接,翻轉油缸的另一端用銷軸鉸鏈連接支座,該支座固定在橫梁之上的底板上;翻轉板與翻轉油缸活塞桿鉸接一側下部設有調整頂絲,固定在底板上,同時在翻轉板另一側下部的下橫梁上也設調整頂絲。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銑復合加工中心大型鏜鉆刀具自動交換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動力主軸箱側面設有內燕尾槽刀座,刀座中段垂直設夾緊機構;夾緊機構是在槽內對稱設置夾緊塊和頂桿,夾緊塊由銷軸固定在槽兩側,內有復位彈簧;夾緊機構中部設活塞和活塞復位彈簧,活塞桿前部兩斜面體與頂桿的一端斜面相互抵靠、兩頂桿另一端的球面頂住夾緊塊上的調整頂絲。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銑復合加工中心大型鏜鉆刀具自動交換裝置,其特征在于刀具與刀體:刀體卡持部位的外燕尾板形狀為橫向矩形體與一端長方體立面的組合,矩形體截面為矩形的上、下面均有凸出的燕尾形;長方體立面上部中間裝有短錐刀柄,刀具垂直于立面固定:深孔鉆削刀具與長方體上的短錐刀柄同軸安裝,大型鏜孔刀具安裝在立面下部,與燕尾矩形體平行。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銑復合加工中心大型鏜鉆刀具自動交換裝置,其特征在于為兩個刀具作業設置的七個基本液壓回路分別是:專用機械手上升下降油缸液壓控制回路、單側燕尾夾緊板翻轉油缸液壓控制回路、專用機械手松卡油缸液壓控制回路、燕尾槽刀座卡緊松開液壓控制回路、單側燕尾夾緊板油缸液壓控制回路、推拉板夾緊卡爪油缸液壓控制回路、刀具送出取回油缸液壓控制回路;在每一個液壓回路中,都配有減壓閥(YV30-YV43);這七個基本回路并聯于液壓主回路中,P口為壓力油進油口,T口為回油口,B、A口分別為進入作業部件油缸的油路。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銑復合加工中心大型鏜鉆刀具自動交換裝置,其特征在于冷卻部分:短錐刀柄內腔的冷卻液通孔直接連通深孔鉆削刀具的內腔,大型鏜孔刀具的冷卻通道由刀體立面中的冷卻液通道與短錐刀柄內腔相接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數控機床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沈陽數控機床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20093403.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