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助立健身椅無效
| 申請號: | 200620065510.8 | 申請日: | 2006-10-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0959962Y | 公開(公告)日: | 2007-10-17 |
| 發明(設計)人: | 畢經元;張鐵;李琳;鄧建明;龍志健;萬明遠;何翌明;周文瑾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A47C1/00 | 分類號: | A47C1/00;A63B23/04;A61G5/14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淑珍 |
| 地址: | 510640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健身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老年人生活輔助以及健身器械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能夠幫助老年人站立和活動腿關節的助立健身椅。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已達1.32億,并以每年3.2%的速度的遞增,全球老齡人口6.29億,全世界4~5個老人中有1個是中國老人。同時,對老年人的關懷也越來越重要,針對老年人生活需求所設計的產品層出不窮。在老年人生活輔助及健身器械領域中,主要是圍繞輪椅,拐杖做文章,給輪椅跟拐杖增加了很多先進的功能。比如,制作輕便的折疊拐杖,可以折疊成椅子進行使用;給輪椅添加動力裝置,使用者可以通過控制萬向手柄進行使用,如此等等。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能夠讓使用者在日常生活當中,輕松的從椅子上站立起來,并且可以在坐姿狀態借助健身器械輕松活動腿關節此類功能的生活輔助器械。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純機械結構設計、能實現老年人輕松完成站立動作以及實現腿關節鍛煉的助立健身椅。
本實用新型的助立健身椅,包括椅子主體框架、設置在主體框架內部的站立機構和設置在主體框架旁的腿關節鍛煉機構;其中,
站立機構包括力傳動機構、桿組機構和椅面機構,通過力傳動機構輸出的單向轉動特性帶動桿組機構,使椅面機構在垂直方向上平動;
腿關節鍛煉機構包括棘輪機構、曲柄搖桿機構和腳板,通過棘輪機構的單向轉動特性帶動曲柄搖桿機構,使腳板在15~65°的范圍內擺動。
所述力傳動機構包括同軸連接的棘輪機構和二級減速機構,用于實現力傳動機構輸出具有單向鎖止以及減速特性的轉動。
所述桿組機構由主動桿、上拉桿、連接桿、下拉桿、上連桿、后椅面支架和靠背導軌活動連接構成,通過力傳動機構所提供的扭轉力,桿組機構帶動進行椅面機構進行上下運動。
所述椅面機構由靠背和前椅面轉動副聯接構成,椅面機構往上抬時,前椅面往下擺轉,配合站立的要求。
所述棘輪機構由手搖桿和棘輪固接在一起構成,棘輪繞定軸轉動,手搖桿擺動使棘輪輸出單向扭距。
所述的曲柄搖桿機構包括傳動軸、曲柄、搖桿和水平桿,曲柄與傳動軸固接,搖桿與水平桿用銷釘聯接,水平桿與固接在椅子主體框架的滑塊滑動聯接,棘輪機構提供的單向旋轉,經曲柄、搖桿的傳動后,將推力傳給水平桿,實現水平桿的直線運動,推動腳板繞定點擺動。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1)結構簡單,零件大多為標準材料制作,且是在原有的椅子上進行加工,十分適合大批量生產,投產速度可以保證;(2)二級減速機構實現了省力的功能;(3)通過簡單平面連桿機構實現復雜的運動,符合人體工學的要求。
附圖摘要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另一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的力傳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1中的腿關節鍛煉機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如圖1~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助立健身椅,包括椅子主體框架1、站立機構2和腿關節鍛煉機構3。
站立機構2包括力傳動機構2-1、桿組機構2-2和椅面機構2-3,力傳動機構2-1與桿組機構2-2間進行同軸固定聯接,桿組機構2-2與椅面機構2-3進行活動鉸接,通過力傳動機構輸出的單向轉動特性帶動桿組,使椅面在垂直方向上平動。其中,力傳動機構2-1包括棘輪2-1-1和二級減速機構2-1-2,兩者間同軸配合;桿組機構2-2包括主動桿2-2-1、上拉桿2-2-2、連接桿2-2-3、下拉桿2-2-4、上連桿2-2-5、后椅面支架2-2-6和靠背導軌2-2-7,其中的主動桿2-2-1、上拉桿2-2-2、連接桿2-2-3、下拉桿2-2-4、上連桿2-2-5間進行活動鉸接,后椅面支架2-2-6和靠背導軌2-2-7間進行滑動聯接;椅面機構2-3包括靠背2-3-1和前椅面2-3-2,兩者間進行轉動副聯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理工大學,未經華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2006551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