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處理污水的毛細透過濾池無效
| 申請號: | 200620058705.X | 申請日: | 2006-05-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43142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4-02 |
| 發明(設計)人: | 張榮;劉夢奇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德潤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00 | 分類號: | C02F1/00;C02F1/44 |
| 代理公司: | 廣州凱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冬濤 |
| 地址: | 510045廣東省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處理 污水 透過 濾池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環境保護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對城市生活垃圾進行分選后的污水加以處理的處理污水的毛細透過濾池。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工業化的迅猛發展,產生的垃圾和污水對環境的污越來越嚴重,對人類健康也造成巨大的威協!如何解決對污水的排放、再利用已經成為各國普遍關注的問題。現有技術采用專門的污水處理系統進行處理,在過濾器中加入藥液,化學反應分解后將清水排出重新利用。這種處理裝置雖能達到處理污水的效果,但由于使用了化學藥物,進水造成二次污染,而且工序復雜,成本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利用自然過濾原理進行污水處理的處理污水的毛細透過濾池。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處理污水的毛細透過濾池,土壤中挖一個過濾池,在過濾池的底部鋪上一沙層,沙層的中下層中鋪設有過濾用的毛細透排水帶。
過濾池底部鋪設的沙層的厚度為80-120mm。
沙層中鋪設的毛細透排水帶上開設有凹槽,并在凹槽上開通有密集的內孔。
內孔為內大外小的漏斗狀。
毛細透排水帶用厚度為1.5-2.5mm的軟質塑料制成。
本實用新型由于利用自然中的土壤挖一個過濾池,然后鋪設上毛細透排水帶,用沙層覆蓋毛細透排水帶,污水從毛細透排水帶過濾后排進儲水池,經過抽水泵抽至清水池供以循環利用。利用自然的過濾原理,能有效避免二次污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毛細透排水帶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3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主要應用在污水處理處理系統中,分選過程中產生出來的污水,經過沉淀后,排入處理污水的毛細透過濾池進行過濾。過濾后的清水排入儲水池,經過抽水泵抽至清水池,清水進入分選車間進行循環利用。整個循環系統不需化學藥物進行污水分解,起到環境保護的作用。
處理污水的毛細透過濾池的結構是由這樣實現的:在土壤中開挖一個深5米左右的過濾池1,底部先鋪上一層10mm的薄的沙層3,接著在該薄的沙層3上鋪設毛細透排水帶4,然后填蓋上100mm左右厚度的沙層3。上述所述的沙層3為細沙,其過濾效果較好。這種結構利用了天然的條件,無需外加設備,節省了物資。
毛細透過排水帶4上開設有凹槽5,并在所在的凹槽5上開設有密集的內孔6,該內孔6如同毛細管,達到高效過濾而不堵塞。
內孔6為內大外小的漏斗狀,埋設毛細透過排水帶4時,其開有凹槽5的一面朝下,并面向土壤,有利于過濾后的清水的排出。
毛細透排水帶4用厚度為.5-2.5mm的軟質塑料制成,本實施例用2mm為佳。沙層3的鋪設厚度以80-120mm范圍內為宜。
本實用新型利用毛細透排水帶4的特殊結構,就能達到所需的過濾效果,工序簡單、成本低等特點,具有優越的實用性,為該領域解決了一大難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德潤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德潤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2005870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可利用太陽能的置物裝置
- 下一篇:數字電視交互終端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