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除塵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620048039.1 | 申請日: | 2006-1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0977117Y | 公開(公告)日: | 2007-11-21 |
| 發明(設計)人: | 顧玲美;項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市閔行中學;項敏 |
| 主分類號: | A47L7/00 | 分類號: | A47L7/00;A47L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24***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除塵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用于床面、沙發、棉被、毯等用品的清潔裝置,特別是一種除塵裝置。
背景技術
整理、清潔床鋪、棉被、毯,甚至沙發是人們每天都要從事的家務勞動。特別是做好這些用品的除塵工作,有利于給我們營造一個美好、舒適的生活環境。
現有的用于上述物品的除塵裝置通常采用這種結構,即在一中空的殼體上設置一矩形開口,該矩形開口處貫設一軸體,該軸體外套設一毛刷轉筒,該毛刷轉筒始終保持一半露出于殼體外,另一半則朝向殼體內。使用時,用轉筒的毛刷刷床或棉被上需要清潔的區域,當毛刷吸附灰塵后會藉由滾動的轉動,將灰塵吸入到殼體內。該殼體是可以打開的,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就可以將積聚于殼體內的灰塵作一次清出工作。該裝置結構簡單,但是使用卻十分方便,效果也比較好。
但是,上述毛刷滾筒的除塵裝置卻存在如下缺陷:
1、使用過程中,殼體內的灰塵也非常有可能被毛刷滾筒帶出殼體外,重新回到床面或棉被上。
2、該毛刷滾筒的結構只能吸附質量較小的灰塵,對于質量相對較大的灰塵,無法及時清除。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除塵裝置,主要解決現有毛刷滾筒的除塵裝置,無法有效避免灰塵回出以及無法清除質量較大灰塵的技術問題,有利于為人們營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環境。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除塵裝置,包括具有滾筒軸的滾筒架、穿設于滾筒軸上的滾筒和與滾筒架連接的把手,其特征在于:該滾筒為一中空筒體,筒體兩端除滾筒軸穿孔處全部封閉,該滾筒表面設有若干灰塵吸孔,該滾筒內固設一負壓發生器。
所述的除塵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滾筒內設有一粘塵墊。
所述的除塵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粘塵墊是毛氈。
所述的除塵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負壓發生器固設于封閉于滾筒內的滾動架上。
藉由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裝置采取負壓吸塵的結構,不但可以吸附質量較大的灰塵,而且不容易產生灰塵回出的問題。
2、本實用新型裝置采用滾筒吸塵的結構,有利于對表面凹凸不平的床鋪、棉被、毯子做較好的清潔工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A方向的剖視圖。
圖中:
1-滾筒架;
11-滾筒軸;
2-滾筒;
21-灰塵吸孔;
3-把手;
4-負壓發生器;
5-粘塵墊。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2,它是本實用新型除塵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它包括具有滾筒軸11的滾筒架1、穿設于滾筒軸11上的滾筒2和與滾筒架1連接的把手3。滾筒2為一中空筒體,筒體兩端除滾筒軸11穿孔處全部封閉,該滾筒表面設有若干灰塵吸孔21,該滾筒2內固設一負壓發生器4。該滾筒2內設有一粘塵墊5,粘塵墊5是毛氈。該負壓發生器4固設于封閉于滾筒2內的滾動架11上。
使用時,藉由負壓發生器4產生負壓,將床鋪、棉被上的灰塵從滾筒2的灰塵吸孔21吸入滾筒2內,滾筒2內的吸塵墊5可將吸入的灰塵粘住,完全避免灰塵從滾筒內回出。
綜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即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的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都應為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范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市閔行中學;項敏,未經上海市閔行中學;項敏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2004803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暖氣加熱裝置
- 下一篇:一種機械加工領域應用的準干切削供液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