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三輥軋機用導輪軸無效
| 申請號: | 200620046495.2 | 申請日: | 2006-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0981078Y | 公開(公告)日: | 2007-11-28 |
| 發明(設計)人: | 施昉 | 申請(專利權)人: | 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B39/14 | 分類號: | B21B39/14;F16N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 | 代理人: | 樓仙英 |
| 地址: | 20190***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軋機 導輪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冶金壓力加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三輥軋機上的導輪軸。
背景技術
KOCKS軋機是目前冶金加工領域中較為先進的設備,目前在全球范圍內得到廣泛的應用,KOCKS軋機可安裝在棒材、盤卷、高線、鋼管、型鋼等軋鋼生產線上,其作用是提高成品的精度和表面質量。
用于KOCKS軋機生產線上的導衛為一組導衛輪,圖2為一組導衛輪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導衛輪包括圓環形定位板1a、導輪軸2a、軸承、餅環狀導輪3a,其中,三個餅環狀導輪3a呈“△形”分布(圖2所示為“△形”分布)或是“形”分布,并固定在圓環形定位板1a上;三根導輪軸2a呈“形”分布。
如圖1所示,為目前使用的KOCKS導輪軸,其油氣潤滑只有一只出油孔5a,該出油孔與導輪軸中心軸垂直,油氣通過導輪軸軸頭進油孔6a進入導輪軸2a后,在距進油口30mm處出油,對導輪結構件的左右2只軸承進行潤滑。
目前使用的KOCKS導輪軸存在下列不足:(一)其設計用在油霧潤滑上是可行的,因油霧潤滑是利用壓縮空氣的壓力將油霧化形成懸浮顆粒,在氣體的帶動下對需潤滑體進行潤滑,但油氣潤滑是油在氣體的帶動下,潤滑油沿著管壁進入需潤滑體進行潤滑;(二)其在設計時只設計了一只直角出油孔,造成圖2中所示的上一只導輪3a的兩只軸承4a,下兩只導輪的下軸承均能被油潤滑到,而下兩只導輪的上軸承與均不能被油潤滑到,造成該軸承斷油。
實際生產中,軸承經常由于斷油引起棒材等軋件在KOCKS導衛處的咬死現象,造成的生產上的停機與產品質量缺陷甚至廢品的產生。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三輥軋機用導輪軸,通過軸上改進的出油孔,可以使所有軸承均得到潤滑而不至于斷油,造成的生產上的停機。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三輥軋機用導輪軸,該導輪軸通過兩個軸承設置于餅環狀導輪上,該導輪軸上設有進油孔和與進油孔相通的出油孔,該導輪軸上的出油孔為兩個,分別通向所述兩個軸承。
其中,導輪軸上的兩個出油孔為傾斜設置,與導輪軸中心軸線成一銳角。
較佳地,斜向貫通設置的出油孔與導輪軸的中心軸的銳角夾角α為41°~51°。
更佳地,所述的出油孔和進油孔的交叉點在導輪軸中心軸線上。
更佳地,所述的兩個出油孔形成的出油油路成一直線。軸承內側頂角點和輸油油路與出油油路交叉點的連線與導輪軸中心軸的夾角為β,β≤α≤β+5°。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該導輪軸上設置的兩個分別通向兩個軸承的出油孔,可以使導輪的上軸承與下軸承均可以被潤滑油潤滑到,不會使軸承斷油,大大降低了在線使用的故障率。實踐表明,在線故障率下降了95%。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的單個KOCKS導輪軸結構示意圖。
圖2為現有的導輪軸分布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單個KOCKS導輪軸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導輪軸分布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3和圖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導輪軸安裝在KOCKS導衛上,主要用于Φ5~Φ20線材、Φ14~Φ50棒卷的生產。
見圖4,導輪軸2通過兩個軸承4設置于餅環狀導輪3上,該導輪軸上2設有進油孔6和與進油孔相通的出油孔5,其特征在于:該導輪軸上的出油孔5為兩個,分別通向所述兩個軸承4。
導輪軸2上的兩個出油孔5為傾斜設置,與導輪軸中心軸線成一銳角。
斜向貫通設置的出油孔5與導輪軸的中心軸的銳角夾角α為41°~51°。
所述的出油孔5和進油孔6的交叉點在導輪軸2中心軸線上。
較佳地,圖3中顯示的為兩個出油孔5的出油油路形成一直線。
出油油路中心線與導輪軸中心軸的夾角α,軸承內側頂角點A和輸送油路與出油油路交叉點B(圖中未顯示),這兩點的連線與導輪軸中心軸的夾角為β(圖中未顯示)。
較佳地,夾角α:β≤α≤β+5°。這樣能夠使導輪上軸承和下軸承被充分的潤滑。
另一實施例為兩個出油孔5形成的出油油路不在一直線而是成“V”字型設置。(圖中未顯示)
如圖4,導輪軸2通過軸承4安裝在餅環狀導輪3中,三個餅環狀導輪3呈“△形”分布,并固定在圓環形定位板1上;同組導衛輪的三只餅環狀導輪,三根導輪軸2呈“形”分布,安裝過程與以前相同。本實施例中,直線AB與導輪軸中心軸的夾角β是43°,出油油路中心線與導輪軸中心軸的夾角α是46°。導輪軸軸頭的進油孔6直徑Φ3mm、導輪軸兩側的出油孔5直徑Φ2.5mm。在同樣的使用情況下,使用后軸承潤滑良好,說明導輪軸承被充分的潤滑,未發生斷油狀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2004649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