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無電暈放電室內空氣微粒電凝并凈化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620043676.X | 申請日: | 2006-07-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0987945Y | 公開(公告)日: | 2007-12-12 |
| 發明(設計)人: | 陳敏生;楊子兵;花放;袁仲達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敏生 |
| 主分類號: | B01D50/00 | 分類號: | B01D50/00;F24F3/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吳寶根 |
| 地址: | 200080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暈 放電 室內空氣 微粒 凈化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室內空氣凈化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無電暈放電空氣微粒凝并的凈化裝置。
背景技術
室內空氣中含有大量對人體有害的微小顆粒物(可吸入顆粒物,即PM10以下顆粒物)。其中按其數量比占95%以上的是亞微米顆粒物,這些亞微米顆粒物漂浮在室內空間,空調或一般空氣凈化器風機的氣流很難將其吸帶走,即使有少量被吸進凈化器內,一般的空氣凈化器對其凈化效率也很低。為此,有人提出了電凝并的技術和裝置,如公告號為CN2423030Y的實用新型專利《靜電凝聚電除塵器》和公開號為CN1603004A的發明專利《雙極性電暈放電煙塵凝并電除塵方法及設備》等,設計了在凈化器內對微小顆粒物進行先凝并后去除的裝置,盡管有一定的效果,但尚未解決亞微米顆粒物漂浮在室內空間難被一般的氣流組織所吸帶走的難題。而且兩者跟一般的電子空氣凈化裝置一樣,是采用電暈放電技術,難免或多或少產生臭氧二次污染。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將室內空氣中亞微米顆粒物快速、有效地去除,而無電暈放電現象的高壓-高頻耦合電場室內空氣凈化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無電暈放電室內空氣微粒電凝并凈化裝置,主要包括凈化器機殼,電凝并反應腔,其特征在于,電凝并反應腔設置在機殼內中部,機殼兩端置有進風口和出風口,進風口后依次置有風機、過濾器,所述的電凝并反應腔主要構件是高壓電極網和高頻電極網,機殼上部置有高壓發生器和高頻發生器組成的電源,電源的高壓輸出端和高壓電極網相連接,電源的高頻輸出端和高頻電極網相連接。
所述的電凝并反應腔中的高壓電極網由多根平行排列的導電帶組成,高頻電極網由不銹鋼格柵制成。
所述的組成電源的高壓發生器和高頻發生器均為單極性輸出,以使高壓電極網和高頻電極網均不產生電暈放電。
所述的高壓電極網和高頻電極網的安裝均與風機氣流方向相垂直。
所述的由高壓發生器和高頻發生器組成的電源是一種1.8~2.6萬伏直流電壓輸出電壓和9K~80K赫茲的交變頻率輸出結合在一起的電源。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電凝并反應腔中產生高壓-高頻耦合凝并電場。兩個電極網均是單極性的,都不產生電暈放電,不會使氣體分子電離。當含塵空氣從凈化器的進風口被吸入后,較大粒徑的顆粒物被過濾器阻留,而穿過過濾器的微小顆粒物和自由電子在高壓-高頻耦合電場作用下,一方面順氣流方向加速運動,另方面產生強烈震蕩,隨著二項高速運動,微粒動量加大。受高壓-高頻耦合電場的激勵并具有大動量的微粒群,順氣流進入室內空間后跟漂浮在空間的微粒群之間進行非彈性碰撞,產生受迫強制凝并。含塵氣流進、流出凈化器,微粒幾度凝并,粒徑越來越大,以至被凈化器中過濾器所阻留,從而,使室內空氣達到顯效、快速的凈化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無電暈放電室內空氣微粒電凝并凈化裝置,主要包括凈化器機殼1,電凝并反應腔2,其特點是,電凝并反應腔2設置在機殼1內中部,機殼兩端置有進風口9和出風口3,含塵空氣流從進風口9進入,含受激勵大動量塵粒的空氣流由出風口3輸出,進風口9后依次置有風機8、過濾器7,所述的電凝并反應腔2主要構件是高壓電極網4和高頻電極網6,機殼1上部置有高壓發生器和高頻發生器組成的電源5,電源5的高壓輸出端和高壓電極網4相連接,電源5的高頻輸出端和高頻電極網4相連接。電凝并反應腔2中的高壓電極網4由多根平行排列的導電帶組成,高頻電極網6由不銹鋼格柵制成。高壓電極網4和高頻電極網6的安裝均與風機氣流方向相垂直。組成電源5的高壓發生器和高頻發生器均為單極性輸出。選用1.8~2.6萬伏直流電壓輸出電壓的高壓發生器和9K~80K赫茲的交變頻率輸出的高頻發生器,由兩者結合在一起組成電源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敏生,未經陳敏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2004367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超級電容和太陽能電池的電源系統
- 下一篇:雙管式無桿液力抽油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