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濕式納米級渦流除塵機無效
| 申請號: | 200620036758.1 | 申請日: | 2006-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0984489Y | 公開(公告)日: | 2007-12-05 |
| 發明(設計)人: | 董俊;王忠義 | 申請(專利權)人: | 董俊;王忠義 |
| 主分類號: | B01D50/00 | 分類號: | B01D50/00;B01D5/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劉世權 |
| 地址: | 475003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納米 渦流 除塵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對含塵氣體進行除塵的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能有效清除高危廢棄物焚燒后的煙塵或礦業產生的納米級超細粉塵的除塵設備。
背景技術
高危廢棄物,如醫院產生的垃圾、動物實驗的廢棄物、用廢的感光液、顯影液等等,人們習慣將其稱謂特種垃圾或高危垃圾,是城鎮垃圾中最難處理的部分。焚燒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有毒有害氣體被直接排放到大氣中,對周圍空氣、水質、自然環境污染十分嚴重,不僅嚴重地危害了人們的身體健康,也破壞了生態環境,危害極大。
在礦石粉碎加工過程中,也產生大量的粉塵,人們稱粒度在0.20μm以下的粉塵為納米級粉塵,與大顆粒粉塵不同的是:前者易于清除,而這種納米級粉塵由于其粒度小、質量輕,在礦石粉碎加工過程中極易于長時間地飄浮擴散在空氣中,清除它們十分困難。因此,這種粉塵對人、對環境的危害更大。
專利號為ZL?94212017.5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渦流式微孔除塵器,其結構是:在殼體上端裝有導流錐和進氣管,殼體內腔裝有渦流錐,在渦流錐與殼體之間裝有微孔筒,殼體圓柱面上裝有排氣管,殼體下端裝有底錐和灰斗。這種除塵器,是靠殼體中的微孔筒和渦流錐結構,通過微孔筒上的微孔過濾和渦流吹掃微孔筒進行除塵的。由于其除塵效率受微孔筒上濾孔的制約,除塵效率僅控制在97%,還達不到除塵效率99%的一般水平,所以這種結構的除塵器,除塵效果并不理想,而且也只限于處理干式含塵氣流。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在于:為用戶提供一種能高效清除煙塵或礦業納米級超細粉塵的濕式納米級渦流除塵機。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是通過實施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濕式納米級渦流除塵機,主要由內壁具有耐酸堿襯里的爐體、裝在爐體頂部與文丘里式設備煙塵輸入管口連接的煙液混合室、裝在該室室壁上的處理液噴射管口、位于煙液混合室下面與其連通的煙液膨脹室、裝在爐體中位于煙液膨脹室內的渦流除塵器、位于爐體底部收集粉塵的沉淀池及其排渣口、以及裝在爐體壁上的凈化氣體排出管口和凈化液體排出管口所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裝在爐體中位于煙液膨脹室內的渦流除塵器,是由位于該渦流除塵器頂部尖端向上的空芯導流錐、裝在該導流錐底部四周側壁由縫翼構成的渦流泡沫除塵室所組成;構成該渦流泡沫除塵室四周壁面的縫翼,是由圍繞空芯導流錐的豎直軸線、彼此等間距排列、葉面上部具有下彎扭角、且位于該泡沫除塵室外的一圈近似曲面三角形的翼片所組成;還包括有設置在該渦流泡沫除塵室下部並與其連通的、側壁具有凈化氣體排出管和泡沫液體除出管的循環器,循環器側壁上的凈化氣體排出管與爐體壁上的凈化氣體排出管口連成一體,而泡沫液體排出管則伸向沉淀池。
在上述的濕式納米級渦流除塵機中,所述與渦流泡沫除塵室、空芯導流錐組成一體的循環器,是座裝在沉淀池頂部沿著爐體內壁大部分水平邊沿所組成的沉淀池水平半密封隔離板上。
在上述的濕式納米級渦流除塵機中,在該沉淀池水平半密封隔離板上設置有與循環器上的凈化氣體排出管連通的凈化氣體排出通道。
在上述的濕式納米級渦流除塵機中,還設置有位于沉淀池水平半密封隔離板下面對沉淀池中液體進行過濾的過濾板。
上述的濕式納米級渦流除塵機,在所述循環器腔體內還裝有為腔體內的泡沫液和凈化氣體保特恒溫的熱交換器。
本實用新型除塵的工作原理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董俊;王忠義,未經董俊;王忠義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2003675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路由裝置
- 下一篇:外循環氟吸附水處理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