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小兒腸道蛔蟲病的內服中藥無效
| 申請號: | 200610172214.2 | 申請日: | 2006-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20956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2-13 |
| 發明(設計)人: | 江國潮;明偉;陳衛青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國潮 |
| 主分類號: | A61K36/185 | 分類號: | A61K36/185;A61P33/14;A61K3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1500浙江省桐廬縣***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小兒 腸道 蛔蟲病 內服 中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草藥領域,尤其是涉及防治小兒腸道蛔蟲病效果十分理想的一種治療小兒腸道蛔蟲病的內服中藥。
背景技術:
小兒腸道蛔蟲病是指蛔蟲寄生于小兒腸道所引起的寄生蟲疾病。其癥狀表現為:臍周圍有陣發性腹痛,發作時腹壁柔軟,無明顯壓痛區,食欲不佳,惡心嘔吐,睡覺時有時磨牙等。目前,國內外治療小兒腸道蛔蟲病的方法較多,如西醫治療法,常用藥有驅蛔靈、左旋咪唑等;如中醫治療法,常用藥有烏梅丸、腸蟲清等。但是,在治愈率、治療手段、治療費用等方面難以達到滿意的效果。
經檢索未發現有與本發明相同的配方。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采用的治療方法為中草藥湯劑驅蟲治療法。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在治療小兒腸道蛔蟲病上的不足之處,并提供一種取材容易、制備方便、費用低廉且治愈率較高的治療小兒腸道蛔蟲病的中草藥湯劑藥物及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治療小兒腸道蛔蟲病的內服中藥,其藥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石榴皮200-250克,芒硝(沖服)8-10克。
一種治療小兒腸道蛔蟲病的內服中藥,其藥物的制備方法為:先將配比量石榴皮洗凈入鍋,加入符合生活飲用水標準的潔凈水約1000毫升,加熱煎熬至約余150毫升湯汁時,離火去渣,取石榴皮湯汁,備用。服用時,取石榴皮湯汁50毫升,加熱,并將配比量芒硝的三分之一沖入熱湯汁中,攪勻,即成。
本發明內服中藥里:石榴皮具有驅蟲作用;芒硝具有瀉熱通便、潤燥軟堅作用。上述中草藥經有機組合、辯證配伍和相互輔佐,增強了該藥物殺蟲的功效,從而達到治愈小兒腸道蛔蟲病的目的。
使用本發明的治療小兒腸道蛔蟲病的內服中藥治療小兒腸道蛔蟲病有如下特點:取材容易、制備方便、費用低廉、見效快。
服用方法:
1、藥量:每日一劑,每劑分3次服下。
2、服藥時間:空腹服用。
3、藥溫控制:溫服。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一種治療小兒腸道蛔蟲病的內服中藥的原料配方:石榴皮200克,芒硝(沖服)8克。藥物的制備方法為:先將配比量石榴皮洗凈入鍋,加入符合生活飲用水標準的潔凈水約1000毫升,加熱煎熬至約余150毫升湯汁時,離火去渣,取石榴皮湯汁,備用。服用時,取石榴皮湯汁50毫升,加熱,并將配比量芒硝的三分之一沖入熱湯汁中,攪勻,即成。
實施例2:一種治療小兒腸道蛔蟲病的內服中藥的原料配方:石榴皮250克,芒硝(沖服)10克。藥物的制備方法為:先將配比量石榴皮洗凈入鍋,加入符合生活飲用水標準的潔凈水約1000毫升,加熱煎熬至約余150毫升湯汁時,離火去渣,取石榴皮湯汁,備用。服用時,取石榴皮湯汁50毫升,加熱,并將配比量芒硝的三分之一沖入熱湯汁中,攪勻,即成。
治療效果:
療效標準:一種治療小兒腸道蛔蟲病的內服中藥治療小兒腸道蛔蟲病之療效判斷主要依據于小兒腸道蛔蟲病癥狀是否消失。服藥2天為1個療程。具體療效分以下三級:治愈——小兒腸道蛔蟲病癥狀全部消失;好轉——小兒腸道蛔蟲病癥狀明顯減少;無效——服藥1個療程后,小兒腸道蛔蟲病癥狀毫無消失。
效果:用該藥物治療小兒腸道蛔蟲病患者23例,治療1個療程,其中治愈21例,好轉2例,治愈率為91%,有效率為100%。
典型病例:
王華,男,6歲。2002年3月就診。患兒母親口述該男孩10多天來常常發現臟臍周圍疼痛,睡中磨牙,飯量減少,身體日漸消瘦。經壓腹檢查,無明顯壓痛區。經B超檢查無其它疾病癥狀,初步診斷為小兒腸道蛔蟲病。采用本發明藥物連服2劑,見蛔蟲隨大便排出,腹痛消失。3個月后追訪,未見復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國潮,未經江國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17221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