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通信裝置、網絡裝置、通信系統和方法及程序、記錄介質無效
| 申請號: | 200610171983.0 | 申請日: | 2006-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19587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2-06 |
| 發明(設計)人: | 佐野莊一 | 申請(專利權)人: | 富士通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4Q7/38 | 分類號: | H04Q7/38;H04B7/26;H04M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輝 |
| 地址: | 日本神奈***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通信 裝置 網絡 系統 方法 程序 記錄 介質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總體上涉及根據通信條件進行的通信控制,其包括諸如支持WLAN(無線局域網)的接口和支持中央網絡的接口的多個接口,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對接口進行選擇以進行迂回呼叫接收的通信裝置、網絡裝置、通信系統、通信方法、通信程序以及記錄介質。
背景技術
在關于諸如便攜式電話的移動通信的諸如蜂窩(蜂窩通信系統)網絡和WLAN的標準中,蜂窩網絡例如包括CDMA(碼分多址)-2000、W-CDMA(寬帶碼分多址)以及GSM(全球移動通信系統)等,WLAN例如包括IEEE(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學會)802.11g、WiMAX(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需要線路接口來支持各網絡,并且支持兩個網絡的通信終端裝置需要兩個線路接口。因此,為方便起見,將帶有支持這些網絡的多個線路接口的通信終端裝置稱為“雙終端裝置”。
關于跨越諸如蜂窩網絡和WLAN的多個網絡的移動通信,日本特表2002-501353號公報公開了這樣一種通信系統:其對于短距離呼叫使用地面通信線路進行通信,對于長距離呼叫使用無線接入通信裝置進行通信(第0022段和圖1)。日本特開2005-33707號公報公開了這樣一種通信系統:其可以響應于可以確保通信終端的優異通信狀態的區域信息、以及可以確保多個連接形式中的優異通信狀態的通信信息,選擇僅僅在固定區域內進行的通信所使用的固定模式、在移動時進行的通信所使用的移動模式、以及諸如便攜式終端通信網絡、PHS(個人手提電話系統)通信網絡和電纜通信網絡的連接形式(摘要、圖1)。日本特表2005-531984號公報公開了如下內容:如果用戶裝置對于無線電話網絡是空閑的而對于WLAN是活動的,則便攜式電話網絡可以使用WLAN與該便攜式電話網絡之間的數據信號連接來通過WLAN的無線信道呼叫該用戶裝置,并且,如果用戶裝置對于無線電話網絡和WLAN都是空閑的,則WLAN和便攜式電話網絡可以使用該WLAN與該便攜式電話網絡之間的數據信號連接來呼叫該用戶裝置(第0023、0034段,圖1、4和7)。
在日本特表2002-501353號公報中描述的通信系統中,當無線通信裝置斷電時,在交換機中注銷用戶標識符的注冊,并且因為由于斷電故而也刪除了在中央站中的注冊,所以內部交換機不會接收經由PSTN(公用交換電話網)的迂回呼叫。在日本特開第2005-33707號公報中,終端裝置僅僅發送表示連接形式(移動模式或固定模式(諸如WLAN和固定線路的本地模式))的聲明信號,在網絡側把握網絡狀態,并將該網絡狀態提供給終端裝置。日本特表2005-531984號公報僅僅公開了對支持便攜式電話網絡和WLAN的接口的連接設置側執行自動轉接。
此外,向包括多個接口的通信裝置的每一個接口都供電會產生功耗浪費,在由電池向便攜式裝置供電的情況下會大大影響電池使用壽命。盡管在便攜式裝置的情況下切斷對不活動接口的供電有助于抑制功耗并增大電池使用壽命,但是如果停止對不活動接口的供電,就不能通過這些接口來執行通信,會妨礙通信的自由度。
在無線通信的情況下,電場強度會影響通信質量,如果電場強度不足,就不能進行通信。在包括支持諸如蜂窩網絡和WLAN的多個網絡的多個接口的通信裝置中,可以根據電場強度來選擇網絡,可以有利地避免由于電場強度降低而產生的通信斷開。
在諸如蜂窩網絡和WLAN的多個網絡中,諸如使用費的通信條件是不同的,這對用戶提供了根據需要進行選擇的自由度。
與這些接口的切斷供電、電場強度和通信條件相關聯,希望在不降低通信自由度的情況下實現便利的通信環境。日本特表2002-501353號公報和2005-531984號公報以及日本特開2005-33707號公報沒有公開并指出這些問題,并且沒有公開并指出其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涉及包括用于支持多個網絡的多個接口的通信裝置,并對接口進行選擇以使得能夠進行迂回呼叫接收。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涉及包括用于支持多個網絡的多個接口的通信裝置,并與接口選擇對應地使得被供電的接口可以接收呼叫。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富士通株式會社,未經富士通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17198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