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減震式輪胎無效
| 申請號: | 200610167956.6 | 申請日: | 2006-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04910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6-25 |
| 發明(設計)人: | 李萬浩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萬浩 |
| 主分類號: | B60C5/22 | 分類號: | B60C5/22;B60C17/01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吉林省吉林市昌邑***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減震 輪胎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輪胎,特別是一種減震式輪胎。
背景技術
現有的普通輪胎只有外充氣室,使用這種普通輪胎的車輛只靠輪胎外充氣室的氣體壓力來實現緩沖減震的,存在著緩沖減震性能差,輪胎磨損快,使用壽命低,且因緩沖減震性能差而影響整車性能和壽命,使乘車人有不舒適之感等不足。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緩沖減震性能好,輪胎使用壽命長的減震式輪胎。
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減震式輪胎,它包括輪轂,在輪轂上套置外胎,輪轂與外胎的封閉空腔為外充氣室,外充氣室與氣門連接,其特殊之處是:在外充氣室內設置具有內充氣室的氣囊,所述具有內充氣室的氣囊由氣囊基體和在其上設置的若干個凸起容腔相連通組成,內充氣室與氣門連接。所述具有內充氣室的氣囊兩封閉端連接。
本發明減震式輪胎與現有的普通輪胎相比,由于本發明采用在外充氣室內設置具有內充氣室的氣囊,具有內充氣室的氣囊是由氣囊基體和在其上設置的若干個凸起容腔相連通組成的,當行駛車輛的輪胎受到路面顛簸震動載荷變化作用時,輪胎外充氣室內增大的氣壓對外胎起彈性支撐作用,緩沖消除了一部分震動力;由于氣囊基體上的若干個凸起容腔的承壓表面積大,增加了耐沖擊和吸震能力,余部震動力通過外充氣室內的氣壓作用于氣囊基體和其上的若干個凸起容腔表面,使氣囊基體和若干個凸起容腔的體積壓縮,而內充氣室的氣壓隨外充氣室的氣壓增大而增大,內充氣室的氣壓起彈性支撐作用,對余部震動力進行緩沖消除,具有緩沖減震性能好,輪胎使用壽命長,進而提高了整車性能和壽命,使乘車人倍感舒適。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1的減震式輪胎結構立體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A剖視示意圖(氣門4a和5b均固定在輪轂1上)。
圖3為實施例2的減震式輪胎結構立體示意圖。
圖4為圖3中B-B剖視示意圖(氣門4a固定在輪轂1上,氣門5b固定在氣囊6上)。
圖5為一種具有內充氣室的氣囊6結構立體示意圖。
圖6為另一種具有內充氣室的氣囊6結構立體示意圖。
圖7為圖6中I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中:1輪轂,2外胎,3外充氣室,4a、5b氣門,6氣囊,7內充氣室,8凸凹槽,9凸起容腔,10氣囊基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參照圖1和2,實施例1的減震式輪胎是在輪轂1上套置外胎2,輪轂1與外胎2的封閉空腔為外充氣室3,外充氣室3連接的氣門4a固定在輪轂1上。在外充氣室3內設有氣囊6,氣囊6的封閉腔為內充氣室7,內充氣室7與氣門5b連接、且使氣門5b固定在輪轂1上。實施例1的減震式輪胎,因氣門4a、5b均固定在輪轂1上,所以,組裝后再為氣囊6充氣。外胎2和氣囊6均采用橡膠料用模具成型。
實施例2:參照圖3和4,實施例2的減震式輪胎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僅在于,內充氣室7連接的氣門5b固定在氣囊6上。實施例2的減震式輪胎,因氣門5b固定在氣囊6上,所以,需先為氣囊6充氣后、再將其裝在外充氣室3內。
參照圖5,所述具有內充氣室7的氣囊6由氣囊基體10和在其上設置的若干個凸起容腔9相連通組成,氣囊6的氣囊基體10和在其上設置的若干個凸起容腔9采用橡膠料用模具一體成型。
參照圖6和7,所述氣囊6除采用圖5所示的封閉式一體結構外,亦可采用帶式結構,采用帶式結構時,氣囊6的兩封閉端采用凸凹槽8連接方式。
使用本發明的減震式輪胎時,輪胎外充氣室3的充氣壓力要大于內充氣室7的充氣壓力,當外載荷變化使輪胎外充氣室3內的壓力增大時,具有內充氣室7的氣囊6體積被壓縮,而內充氣室7和外充氣室3的壓力相等。
本發明的減震式輪胎的工作原理是:當行駛車輛的輪胎受到路面顛簸震動載荷變化作用時,輪胎外充氣室3內增大的氣壓對外胎2起彈性支撐作用,緩沖消除了一部分震動力;由于氣囊基體10上的若干個凸起容腔9的承壓表面積大,增加了耐沖擊和吸震能力,余部震動力通過外充氣室3內的氣壓作用于氣囊基體10和其上的若干個凸起容腔9表面,使氣囊基體10和若干個凸起容腔9的體積壓縮,而內充氣室7的氣壓隨外充氣室3的氣壓增大而增大,內充氣室7的氣壓起彈性支撐作用,對余部震動力進行緩沖消除,因而大幅度提高了整車的緩沖減震性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萬浩,未經李萬浩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16795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帶壓管道的阻斷方法及其阻斷設備
- 下一篇:導航裝置以及導航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