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摩托車前輪的電控式避震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610165986.3 | 申請日: | 2006-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00212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6-18 |
| 發明(設計)人: | 丁信志;陳玉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K25/08 | 分類號: | B62K25/08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勝利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摩托車 前輪 電控式避震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控式避震裝置,特別涉及一種用于摩托車前輪的電控式避震裝置。
背景技術
如圖1所示,公知的電控式避震裝置1包含一缸體11、一可相對該缸體上下往復運動的活塞桿12、一設置在該活塞桿12頂部且為中空的連接座13、一環設于該缸體11表面上的承座14、一介于該連接座13與承座14之間的彈簧15,及一容置于該連接座13內用以調整該活塞桿12的阻尼效果的電控器16。
然而,因為該電控器16是整合設置于該連接座13的內部,對于日后的維修檢測方面或是該電控器16發生問題,都必須將先該電控式避震裝置1從摩托車上拆卸下來,再將該彈簧15下壓并卸下該連接座13。接著,進一步分解該電控器16,才能進行維修作業,過程相當繁瑣且不便。而且,為了將該電控器16整合于該電控式避震裝置1中,其機構比一般非電控式避震裝置要復雜許多,因而導致整體費用提高不少,對于想由非電控式避震裝置更換成電控式避震裝置1的使用者而言,其高費用的門檻,將成為阻礙的主因之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種用于摩托車前輪的電控式避震裝置,結構較為簡單,便于維修且整體價格較為便宜。
于是,本發明用于摩托車前輪的電控式避震裝置,包含一個三角臺、二位于該前輪兩相反側的避震器,以及二可拆離地鎖固于該三角臺上的電控器。該三角臺具有一本體,及二貫通地形成于該本體的兩相反側的固定孔。每一避震器具有一底部與該前輪樞接并容置有液體的缸體、一頂部固定于該三角臺的每一固定孔中并可相對該缸體上下滑移的移動管、一設置在該移動管頂部的固定座,及一可相對該固定座轉動并有部分顯露于外的遮蔽件,該固定座上形成有復數個間隔且孔徑大小不等的通孔,該遮蔽件能遮蔽部分通孔,而使液體僅從其中之一通孔流通。每一電控器是封蓋每一固定孔,并具有一連接每一避震器的遮蔽件并可轉動的連接軸,當該二電控器的連接軸轉動時,會帶動該二避震器的遮蔽件轉動,以遮蔽不同孔徑的通孔,達到調整阻尼效果。
本發明的功效在于因為該二電控器是可拆離地設置在該三角臺上,進行維修時,可以直接將所述的電控器拆下,而不需要拆卸該二避震器,維修過程較為簡單且方便,同時,只需加裝該二電控器,即可由非電控式升級為電控式避震裝置,費用便宜且結構簡單。
附圖說明
圖1是剖視圖,說明公知的電控式避震裝置的結構;
圖2是側視圖,說明本發明用于摩托車前輪的電控式避震裝置的較佳實施例,已結合一前輪;
圖3是透視分解圖,說明二避震器與二電控器均是借助于緊固件結合于一個三角臺上;
圖4是局部剖視放大圖,用以輔助說明圖2;
圖5是局部剖切透視分解圖,說明避震器的內部構造;
圖6是沿圖4上的線VI-VI的剖視圖;
圖7是俯視圖,說明了電控器的內部構造;
圖8是透視分解圖,說明本發明還可應用在另一種類型的摩托車上;及
圖9是一側視圖,用以輔助說明圖8。
具體實施方式
有關本發明的前述及其它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附圖中的一個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
如圖2、3所示,本發明用于摩托車前輪2的電控式避震裝置的較佳實施例,包含一個三角臺3、二位于該前輪2兩相反側的避震器4,以及二可拆離地鎖固于該三角臺3上的電控器5。
該三角臺3具有一本體31、二貫通地形成于該本體31的兩相反側的固定孔32,及多個形成于該本體31上且鄰近該二固定孔32周圍的螺孔33。在該較佳實施例中,是分別在該二固定孔32的周圍鉆設各兩個螺孔33。當然,也可以更多螺孔33。在該較佳實施例中,該三角臺3是屬于應用于大型速克達摩托車類型的摩托車,又稱之為Top?Bridge,該三角臺3是遠離該前輪2。
參看圖4,每一避震器4具有一底部與該前輪2樞接并容置有液體的缸體41、一頂部固定于該三角臺3的每一固定孔32中并可相對該缸體41上下滑移的移動管42、一設置在該移動管42頂部的固定座43,及一可相對該固定座43轉動并有部分顯露于外的遮蔽件44。在該較佳實施例中,是利用二如螺絲類的緊固件6鎖設于該三角臺3上而將該二避震器4的移動管42迫緊在該二固定孔32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16598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兩段分解生產砂狀氧化鋁的熱交換設備
- 下一篇:雷達式障礙報警手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