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噴涂裝置,及噴涂系統以及用于噴涂集裝箱板件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610165363.6 | 申請日: | 2006-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04693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6-25 |
| 發明(設計)人: | 周遠大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5C7/02 | 分類號: | B05C7/02;B05B15/08;B05B1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陳紅 |
| 地址: | 518067廣東省深圳市蛇***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噴涂 裝置 系統 以及 用于 集裝箱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噴涂設備,尤其涉及一種使用于集裝箱噴涂作業的自動噴涂系統以及對板件內部或外部進行噴涂的方法。
背景技術
對于已經得到廣泛應用的集裝箱,其外部的噴涂工藝早已做到了機械化自動噴涂。由于種種原因,箱內噴涂工還停留在手工工藝階段。雖然為實現箱內的自動噴涂,已做過了各種嘗試,到目前為止,還看不到理想的方案。
對于箱外的油漆噴涂,一般使用現有的自動噴漆機200a,如圖1A所示,該自動噴漆機20設置在集裝箱10的箱體外,并可沿集裝箱長度方向B(即水平方向)移動。該自動噴漆機20的頂板噴涂裝置21通過固定件22固定在支架23的頂端,與集裝箱的頂板11對應,并且固定件22上設置有用于頂板噴涂的噴槍24。同樣,用于側板噴涂的側板噴涂裝置21a也通過固定件固定在支架21上,與集裝箱10的側板12對應。在噴涂作業時,整臺噴涂設備沿集裝箱長度方向B移動,側板噴槍(未示出)沿C方向垂直上下移動,頂板噴槍24沿A方向橫向移動。使用此種方法噴涂的缺點在于,油漆與油漆之間的覆蓋極不均勻,膜厚差太大,致使油漆損耗較多。
另一方面,現有的自動噴漆機的噴槍噴出的油漆為一扁平扇面,其效果與漆刷的效果相同,因此,在噴涂作業過程中,并不能解決集裝箱的各種縱向死角的油漆噴涂,如圖1B所示的是集裝箱10的一個端部的示意圖,其中底板13與兩個側板12連接后形成的底部的角部14和15,以及側板12與頂板11連接后形成的頂部角部16和17,無論是這些角部的內側和外側均成為噴涂作業的死角區域,因為這種現有技術的噴涂作業面僅僅為一扁平的扇面。此外,上述現有技術的自動噴漆機結構復雜,價格昂貴,使用時故障頻繁,維修成本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解決的一個技術問題在于提出一種噴涂裝置,以利用差動機構對噴槍的擺動角度進行調節。本發明的噴涂裝置包括至少一個噴槍;一固定架,用于固定該至少一個噴槍;一擺動機構,與該固定架固定,用于調節該噴槍架的角度;和一差動裝置,分別通過具有不同傳動速度的第一和第二鏈條驅動該擺動機構以及該固定架。該擺動機構包括一擺動塊,固定在該固定架的底部;一擺動軸,一個端部穿過該擺動塊,并與該擺動塊固定;和一擺動臂,與該擺動軸的另一個端部固定。本發明的噴涂裝置,其中該第一鏈條耦合到該擺動塊的底部。為優化結構,噴涂裝置還包括一移動塊,與該擺動塊固定,與該第二鏈條耦合;和一通孔,貫穿該移動塊,用于供該擺動軸穿過。這樣,該第二鏈條耦合到該移動塊的底部。根據本發明,可以在該噴涂裝置上方便地設置一組驅動裝置,包括一變速箱;第一和第二鏈輪,與該變速箱輸出軸同軸固定,分別與該第一和第二鏈條耦合。
本發明所解決的又一個技術問題在于提出一種噴涂系統,通過在噴槍移動的同時自動地調節噴槍的擺動角度,能夠使油漆噴涂到縱向死角。本發明的一種噴涂系統包括一行車,沿一路軌行走;一桁架,可滑動地設置在該行車上,其中一個端部上設置有;水平設置的第一軌道;和垂直設置的第二和第三軌道,被限定在該第一軌道的兩個端部的下方;三個噴涂裝置,分別沿每一軌道移動,該每一噴涂裝置設置有至少一個噴槍;一固定架,用于固定該至少一個噴槍;一擺動機構,與該固定架固定,用于調節該噴槍的角度;和一差動裝置,分別通過具有不同傳動速度的第一和第二鏈條驅動該擺動機構以及該固定架。為提高作業的效率,本發明噴涂裝置的固定架上設置有三個噴槍。該擺動機構包括一擺動塊,固定在該固定架的底部;一擺動軸,一個端部穿過該擺動塊,并與該擺動塊固定;和一擺動臂,與該擺動軸的另一個端部固定。該第一鏈條可以耦合到該擺動塊的底部。為了優化結構,該噴涂裝置還包括一移動塊,與該擺動塊固定,與該第二鏈條耦合;和一通孔,貫穿該移動塊,用于供該擺動軸穿過。這樣,該第二鏈條耦合到該移動塊的底部。特別地,該第一、第二和第三軌道組成框式軌道,以便利用一組驅動裝置來驅動差動鏈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16536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