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制備納米銅潤滑油添加劑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610165009.3 | 申請日: | 2006-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00667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6-18 |
| 發明(設計)人: | 陳建峰;王會東;張鵬遠;楊克;初廣文;岳宗節;鄒海魁;鄭來昌;楊海健;王曉波;秦贏;柏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0M125/04 | 分類號: | C10M12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實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劉東暉 |
| 地址: | 100011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制備 納米 潤滑油 添加劑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采用超重力技術制備納米銅潤滑油添加劑的方法
背景技術
超重力指的是在比地球重力加速度(9.8m/s2)大得多的環境下,物質所受的力研究物質在超重力環境下的物理和化學變化過程的應用技術叫超重力技術。作為一種高新科技,超重力技術在工業上有重大的應用前景。在超重力環境下,不同大小分子間的分子擴散和相間傳遞過程均比常規重力場下的要快得多,液-液兩相在比地球重力場大數百倍至數千倍的超重力環境下的多孔介質或孔道中產生流動接觸,巨大的剪切力將液體撕裂成微米至納米級的液膜、液絲和液滴,產生巨大的和快速更新的相界面,使相間傳質速率比傳統塔器中的提高1~3個數量級,微觀混合和傳質過程得到極大強化。實現超重力環境的簡便方法是通過旋轉產生離心力原理而特殊設計的旋轉設備超重力機(Rotating?Packed?Bed)。利用超重力環境下高度強化的傳質過程和微觀混合過程特性,可以將往往高達幾十米的巨大的化工塔設備用不及兩米的超重力機進行替代。超重力機具有如下特點:極大地縮小了設備尺寸與重量;極大地強化了傳遞過程;物料在設備內的停留時間極短(100ms~1s);可垂直、水平或任意方向安裝;快速而均勻的微觀混合等等。基于以上特點,超重力技術可應用于以下特殊過程:熱敏性物料的處理(利用停留時間短);昂貴物料或有毒物料的處理(利用機內殘留量少);高質量納米材料的生產(利用快速而均勻的微觀混合特性)。由于超重力技術顯而易見的優點,自20世紀70年代末第一臺超重力機出現以來,世界上許多大化學公司都競相對該技術進行開發研究,并進行了一定的中試或工業性研究。在國內,北京化工大學超重力工程研究中心,對超重力技術的應用進行過多個領域的研究,其中包括納米級粉體材料的制備,即利用超重力機內高強高速微觀混合的特點,制得了粒度可控、粒徑分布窄的納米級(30nm)超細碳酸鈣,利用超重力法還制備出了納米碳酸鍶、納米氫氧化鋁、納米碳酸鋇以及納米二氧化硅等十多種粉體產品。近年來超重力技術在化學工程領域的應用研究取得重要進展,本申請人(北京化工大學)申請的中國專利“超微顆粒的制備方法”(申請號95105344.2)及“超細碳酸鈣的制備方法”(專利號:95105343.4)提出用超重力場旋轉床裝置用于沉淀反應體系,進行納米顆粒的化學合成,把超重力場旋轉床技術的應用從分離、解析過程開拓到化學反應工程領域,之后本申請人申請的“高堿值磺酸鈣潤滑油清凈劑的制備方法(2004100378859)”等系列專利,將超重力法拓展到中和反應、碳酸化、相轉移、烷基化等不同化學反應體系,均收到傳統的化學反應工程方法不可預料的效果。因此,用超重力法應用于不同的化學反應過程仍有廣闊的開發前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16500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路由信息創建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一種高溫穩定的復合改性橡膠瀝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