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有廂板拉緊機構的貨運車輛有效
| 申請號: | 200610164023.1 | 申請日: | 2006-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95394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6-11 |
| 發明(設計)人: | 張順;董華周;葛志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駐馬店中集華駿車輛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33/02 | 分類號: | B62D33/02 |
| 代理公司: | 隆天國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曉東 |
| 地址: | 518067廣東省深圳市蛇***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拉緊 機構 貨運 車輛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貨運車輛,尤其涉及一種具有廂板拉緊機構的貨運車輛。
背景技術
在貨物運輸過程中,由于貨運車輛的廂體過高或貨物為煤、沙等散貨時都可能使貨運車輛的廂體向外膨脹而漲廂,有可能會導致車廂的損壞,甚至有可能導致人身安全事故的發生。為了實現運輸途中的安全行駛且減小對廂體的損害,常常需要使用廂板拉緊機構在廂體的立柱上部之間拉緊以防止漲廂。
圖1為一種現有廂板拉緊機構的示意圖。
如圖1所示,該現有廂板拉緊機構包括:兩個繩環座5A和5B,通過焊接等方式相對地固定在車廂立柱2A和2B的內側上;繩環3A和3B,分別可轉動地設置在繩環座5A和5B中;拉索4,其一端通過拉索鎖(圖中未示出)固定于所述繩環3A,另一端通過拉索鎖(圖中未示出)固定于所述繩環3B。這樣,在具有上述結構的廂板拉緊機構中,由于拉索4連接在相對設置的車廂立柱2A和2B之間拉緊,從而可以在貨運車輛的廂板1A和1B之間施加一個拉力,從而可以防止漲廂現象的產生。
然而,上述廂板拉緊機構存在的問題在于,在要卸貨而需要松開所述廂板拉緊機構時,必須拆掉用于固定拉索4的拉索鎖才能松開拉索4,這就給拆卸廂板拉緊機構帶來了不便,增大了操作難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廂板拉緊機構的貨運車輛,所述廂板拉緊機構操作簡便,拉緊效果好。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廂板拉緊機構的貨運車輛,所述廂板拉緊機構操作簡便,且可以在貨運車輛的兩側松開拉索。
為實現本發明的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具有廂板拉緊機構的貨運車輛,所述廂板拉緊機構包括拉索,所述拉索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貨運車輛的第一廂板立柱的上部,其中所述廂板拉緊機構還包括:拉索固定件,所述拉索固定件的一端為拉索固定部且另一端為穿杠接合部,所述穿杠接合部延伸穿過與所述第一廂板立柱相對設置的第二廂板立柱的上部,且所述拉索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拉索固定部;以及穿杠,所述穿杠可活動地設在所述第二廂板立柱的外側,且所述穿杠可拆卸地穿過所述穿杠結合部。
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構思,所述拉索固定件為拉索固定板,所述穿杠結合部具有供所述穿杠貫穿的通孔。
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構思,所述拉索固定件為拉索固定柱,所述穿杠結合部具有供所述穿杠貫穿的通孔。
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構思,所述廂板拉緊機構還包括供所述穿杠貫穿的第一固定套和第二固定套,所述第一固定套和所述第二固定套上下排列設置在所述第二廂板立柱的外側。
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構思,所述穿杠上設置有穿杠固定塊,所述穿杠固定塊與所述第一固定套和所述第二固定套配合限制所述穿杠的上下移動范圍。
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構思,所述第二廂板立柱的外側還設有在所述穿杠穿過所述穿杠接合部后保持所述穿杠的穿杠保持部。
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構思,所述穿杠保持部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套和所述第二固定套的下方且由兩塊相互平行的平板構成,所述穿杠的下端具有彎折部,所述彎折部能夠保持在所述兩塊相互平行的平板之間。
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構思,所述第二廂板立柱具有貫穿所述第二廂板立柱且供所述穿杠接合部穿過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廂板立柱的內側和外側分別設置有用于加固所述第一通孔位置處強度的內固定板和外固定板,所述內固定板具有第二通孔,所述外固定板具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與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相對應以及所述穿杠接合部能夠貫穿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具有廂板拉緊機構的貨運車輛,其中,所述廂板拉緊機構包括:第一拉索固定件,其一端為第一拉索固定部且另一端為第一穿杠接合部,所述第一穿杠結合部延伸穿過所述貨運車輛的第一廂板立柱的上部;第二拉索固定件,其一端為第二拉索固定部且另一端為第二穿杠接合部,所述第二穿杠結合部延伸穿過所述貨運車輛的第二廂板立柱的上部,所述第二廂板立柱與所述第一廂板立柱相對設置;拉索,其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拉索固定部,且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拉索固定部;第一穿杠,其可拆卸地安裝于所述第一穿杠接合部;以及第二穿杠,其可拆卸地安裝在所述第二穿杠結合部。
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構思,所述第一廂板立柱的外側還設有在所述第一穿杠安裝在所述第一穿杠接合部后保持所述第一穿杠的第一穿杠保持部,所述第二廂板立柱的外側還設有在所述第二穿杠安裝在所述第二穿杠接合部后保持所述第二穿杠的第二穿杠保持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駐馬店中集華駿車輛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駐馬店中集華駿車輛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16402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資源指配方法及其系統和設備
- 下一篇: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多利培南含量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