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速秸稈資源化收獲機無效
| 申請號: | 200610163414.1 | 申請日: | 2006-1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89935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6-04 |
| 發明(設計)人: | 于政道;于富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于政道 |
| 主分類號: | A01D43/08 | 分類號: | A01D43/08;A01D45/02;A01D82/00;A01D87/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58000河南省***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速 秸稈 資源 收獲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收獲玉米并將其秸稈資源化的收獲機,為農業機械。
背景技術
玉米收獲機械的功能欠缺是秸稈收集的瓶頸之一。目前使用的玉米收獲機由于“輥式收獲”原理確定了只收穗不收秸稈的基礎技術路線,即使有部分收獲機帶有秸稈撿拾器,但沒有形成收割、摘穗、收稈連貫性操作的原理突破,將玉米收獲與秸稈利用兩個緊密銜接的環節割裂開了,作業效率與穩定性受到輥式收獲原理的制約。此外,雖然市場上針對玉米秸稈綜合利用的機械不少,包括玉米青貯機、穗莖兼收型玉米收獲機、秸稈飼料粉碎揉碎機、搓絲機、秸稈飼料壓塊機、玉米秸稈分離機等涵蓋了玉米秸稈利用的全部加工環節,但卻未能將玉米收獲與秸稈利用兩個環節無縫銜接,各生產環節間長距離倒運、蓬松態運輸、低效率、高人工成本等問題仍未被解決。這造成大部分秸稈仍被散布于田間,難于揀拾收集,阻斷了生物質發電等一大批秸稈資源化產業的原料供應,也阻礙了農業循環經濟體系的建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提供一種能在收獲玉米的同時將其秸稈資源化的收獲機,在田間一次性的完成果穗收獲、秸稈稈葉分離、分別粉碎、搓絲、壓縮、裝袋,替代多個中間加工環節,使秸稈這一傳統的農業廢棄物在收獲玉米穗的同時進行了標準化壓縮包裝,成為可流通的廉價資源。這就實現了秸稈資源化,解決了低成本、產業化、規范化地回收利用秸稈的難題。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方式實現的:
本發明包括:底盤、割臺、撥禾輪、輸送皮帶、駕駛室、全株處理機、提升機、壓料筒、裝袋包裝平臺、推卸裝置。其中,割臺位于收獲機前部,割臺上方安裝有撥禾輪。輸送皮帶安裝于割臺后方,與位于收獲機中部的全株處理機相聯接。提升機安裝于全株處理機后部,提升機出口處安裝有壓料筒。壓料筒位于裝袋包裝平臺的上方。駕駛室則安裝于全株處理機正上方。當收獲機行進時,由割臺前端的旋轉鋸片以一個連續面收割,對不規則壟距實施掠過式鋸切收獲。隨后從根部鋸斷的全株玉米被拔禾輪拔送鋪放到割臺的輸送皮帶上,并被輸送進全株處理機。全株處理機首先將果穗摘出,并使其自由落至地面;摘穗后的秸稈被繼續輸送到全株處理機內部,連續完成稈葉分離、莖稈搓絲及粉碎、葉片粉碎等處理,粉碎后的葉片與莖稈分別經全株處理機下部排送至收獲機兩側的提升機,再由提升機輸送到兩側壓料筒內,由兩名操作員完成壓縮裝袋的操作。最后再由推卸裝置將裝滿秸稈的包裝袋從裝袋包裝平臺向后推卸至車尾并滑落到地面上。以上所有裝置均安裝于收獲機底盤上。
本發明的優點是:
1、本發明通過旋轉鋸片收割,不同于傳統收獲機在行距適應性方面的改進,徹底實現原理性收獲不對行,而且實現了收獲效率的成倍提升。
2、本發明將果穗收獲與秸稈處理有機結合,跨越了中間環節,通過高效率收獲、高密度壓縮、標準化包裝、可機械化裝卸、低成本運輸、可商品化流通等要求的達到,真正實現了秸稈商品化、資源化,使其成為可流通的廉價資源。
3、本發明無論收獲作業還是裝運秸稈無須跟車、開道,適合中國國情。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右前方軸測視圖。
圖2為該實施例的右后方軸測視圖。
參照附圖,本發明包括:底盤1,割臺2,撥禾輪3,輸送皮帶4,駕駛室5,全株處理機6,提升機7,壓料筒8,裝袋包裝平臺9,推卸裝置10。
在圖1實施例中:割臺2位于收獲機前部,割臺2上方安裝有撥禾輪3。輸送皮帶4安裝于割臺2后方,與位于收獲機中部的全株處理機6相聯接。提升機7安裝于全株處理機6后部,提升機7出口處安裝有壓料筒8。壓料筒8位于裝袋包裝平臺9的上方。駕駛室5則安裝于全株處理機6正上方。以上所有裝置均安裝于收獲機底盤1上。
本發明的工作過程是這樣的:當收獲機行進時,由割臺2前端的旋轉鋸片以一個連續面收割,對不規則壟距實施掠過式鋸切收獲。隨后從根部鋸斷的全株玉米被拔禾輪3拔送鋪放到割臺2后方的輸送皮帶4上,并以稈梢為前進方向輸送進全株處理機6。全株處理機6首先將果穗摘出,并使其自由落至地面;摘穗后的秸稈被繼續輸送到全株處理機6內部,連續完成稈葉分離、莖稈搓絲及粉碎、葉片粉碎等處理,由全株處理機6下部的排出絞龍分別排送至收獲機兩側的提升機7,再由提升機7輸送到兩側壓料筒8內,由兩名操作員完成壓縮裝袋的操作。最后再由每側的推卸裝置10將裝滿的包裝袋從裝袋包裝平臺9推卸至車尾并滑落到地面上。
具體實施方式
ZL-275型全株玉米收獲機為上述發明的具體實施。該型收獲機配備240馬力柴油機,小時收獲面積30畝,傷籽率小于0.2%。秸稈收獲75~100噸/小時,回收成本3元/噸,使秸稈突破成本瓶頸,順利進入秸稈發電、纖維燃料乙醇等清潔能源產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于政道,未經于政道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16341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抗干擾同步的方法和系統
- 下一篇:膜檢查裝置和膜檢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