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實現固網移動融合短信業務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610161707.6 | 申請日: | 2006-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02981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6-18 |
| 發明(設計)人: | 果振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Q7/32 | 分類號: | H04Q7/32;H04Q7/22;H04M3/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偉;吳孟秋 |
| 地址: | 518057廣東省深圳市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實現 移動 融合 短信 業務 方法 | ||
1.一種實現固網移動融合短信業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短信業務注冊步驟,雙模終端向固網接入設備發起注冊請求,所述固網接入設備根據FMC短信業務的用戶類型進行不同的處理;
FMC短信發送步驟,所述雙模終端根據FMC短信業務的用戶類型進行不同的發送處理;
FMC短信接收步驟,所述雙模終端根據FMC短信業務的用戶類型進行不同的接收處理;以及
短信業務注銷步驟,當需要對雙模終端進行注銷處理時,所述固網接入設備根據FMC短信業務的用戶類型進行不同的處理;
其中,所述固網接入設備和FMC短信業務服務器之間的注冊處理是標準的SIP注冊處理;所述固網接入設備和FMC短信業務服務器之間的注銷處理是標準的SIP注銷處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現固網移動融合短信業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短信業務注冊步驟中,對于接收短信時希望短信只發送到所述固網接入設備下特定的異網終端的用戶來說,使用異網終端標識作為用戶的用戶名,FMC短信業務服務器從營帳系統獲得所述異網終端標識,并且所述固網接入設備通過和雙模終端之間的空口交互來獲得所述異網終端標識;對于接收短信時希望短信只發送到所述固網接入設備下特定的本網移動終端的用戶來說,使用本網移動終端的設備標識作為用戶名,FMC短信業務服務器從營帳系統或者從HLR數據庫獲得所述本網移動終端標識,并且所述固網接入設備通過和雙模終端之間的空口交互來獲得所述本網移動終端標識。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現固網移動融合短信業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短信業務注冊步驟中,對于接收短信時希望短信群發到所述固網接入設備下所有終端的用戶來說,使用固網接入設備的固網號碼作為用戶的用戶名,FMC短信業務服務器從營帳系統獲得所述固網號碼,并且固網接入設備通過配置手段來獲得所述固網號碼。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現固網移動融合短信業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FMC短信發送步驟中,對于接收短信時希望短信只發到所述固網接入設備下特定的異網終端的用戶來說,使用異網終端標識號通過FMC短信業務服務器來發送短信;對于接收短信時希望短信只發到所述固網接入設備下特定的本網移動終端的用戶來說,使用本網移動終端設備標識通過FMC短信業務服務器來發送短信;對于接收短信時希望短信群發到所述固網接入設備下所有的終端的用戶來說,使用固網接入設備的固網號碼通過FMC短信業務服務器來發送短信。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現固網移動融合短信業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FMC短信接收步驟中,對于接收短信時希望短信只發送到所述固網接入設備下特定的異網終端的用戶來說,使用異網終端標識號通過FMC短信業務服務器來接收短信;對于接收短信時希望短信群發到固網接入設備下所有的終端的用戶來說,使用固網接入設備的固網號碼通過FMC短信業務服務器來接收短信,并且固網接入設備在接收到短信后向固網接入設備下的所有終端發送短信。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現固網移動融合短信業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FMC短信接收步驟中,對于接收短信時希望短信只發到所述固網接入設備下特定的本網移動終端用戶來說,在接收短信不走短信業務平臺的情況下,如果發送方的短信發送由FMC短信業務服務器直接處理,則FMC短信業務服務器從發送方接收到短信后進行向短信網關轉發短信的相關處理,如果發送方的短信發送不由FMC短信業務服務器直接處理,則FMC短信業務服務器不進行相關處理;在接收短信走短信業務平臺的情況下,如果發送方的短信發送由FMC短信業務服務器直接處理,則FMC短信業務服務器從發送方接收到短信后進行向接收方轉發短信的相關處理,如果發送方的短信發送不由FMC短信業務服務器直接處理,則FMC短信業務服務器從短信網關接收到短信后直接進行向接收方轉發短信的處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161707.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