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液晶顯示器的背光模組結構及其制程無效
| 申請號: | 200610160692.1 | 申請日: | 2006-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96642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6-11 |
| 發明(設計)人: | 郭仲裕 | 申請(專利權)人: | 邦泰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35 | 分類號: | G02F1/1335;G02F1/13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章社杲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液晶顯示器 背光 模組 結構 及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液晶顯示器,特別是涉及一種液晶顯示器的背光模組結構及其制程。
背景技術
液晶顯示器由于具有輕薄短小、高分辨率、價格低廉等優點,已成為平面顯示器的主流,液晶顯示器主要是由液晶面板(cell)、背光模組、驅動IC等組件組成,液晶顯示器通過背光模組提供可視光源,并穿透液晶面板以通過驅動IC的控制而形成各種影像。
背光模組的光源可以分成點光源、線光源與面光源三種,其中常見的點光源如有機發光二極管(LED),線光源如冷陰極管(CCFL),而常見的面光源則是利用場發射(Field?Emission)電極激發放電氣體產生紫外線,并通過紫外線撞擊呈面狀的熒光粉而產生面光源。
由于點光源與線光源必須使用導光板、反射板、擴散板等組件仿真出面光源才可作為液晶顯示器的背光源使用,因而會出現相當程度的光耗損現象,造成點光源或線光源必須具有極高的亮度才能滿足亮度需求,使得不但成本居高不下,且易減損點光源或線光源壽命,從而難以符合需求。
相反地,面光源光耗損現象較少,因而不需極高的亮度就能滿足亮度需求,然而,因為面光源的發展時間較短,所以其制程成熟度不佳,導致其制造成本仍然偏高,因而遲遲無法被大量采用。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面光源的背光模組結構,其可節省部品的使用,以降低制造成本。
本發明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面光源的背光模組制程,其可與液晶面板制程結合,以簡化制程,并易于自動化生產,以降低制造成本。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液晶顯示器的背光模組結構,其包含罩體、熒光粉、至少一個電極、以及放電氣體,其中罩體包覆在液晶面板(cell)的底部以形成密閉空間,熒光粉涂布于密閉空間的內壁,電極設于密閉空間的不具有熒光粉的內壁上,而放電氣體充填于密閉空間內。
在制造本發明背光模塊結構時,首先,制備罩體,并在罩體上形成至少一電極,并將熒光粉涂布于液晶面板的底部或是罩體上不設有電極的位置,接著將罩體包覆液晶面板的底部以形成密閉空間,最后對密閉空間抽真空并灌入放電氣體,即完成背光模塊制程。
因此,本發明的背光模組制程可直接接續在液晶面板制程之后進行,其可方便自動化生產,且其直接將熒光粉涂布于液晶面板的底部,因而可節省部品的使用,所以可降低整體的制造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背光模組的結構圖;
圖2-1是本發明背光模組的制程示意圖一;
圖2-2是本發明背光模組的制程示意圖二;以及
圖2-3是本發明背光模組的制程示意圖三。
具體實施方式
為充分說明本發明的特征、目的及功效,下面通過優選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其描述如下:
請參照圖1,根據本發明為一種液晶顯示器的背光模組結構,其是作為液晶面板10的背光源,其包含罩體20、熒光粉30、至少一個電極40、以及放電氣體50,其中,液晶面板10的最底部為偏光片11,罩體20包覆于液晶面板10(cell)的底部(即偏光片11)以形成密閉空間15,換句話說,密閉空間15的內壁由偏光片11與罩體20構成,熒光粉30涂布于密閉空間15的內壁,其中,以涂布于液晶面板10的底部為最佳的實施方式,也就是將熒光粉30涂布在偏光片11之上,另外,熒光粉30是摻雜硅膠(silicone),以利用硅膠的黏性粘著于密閉空間15的內壁。
電極40設于密閉空間15且不具有熒光粉30的內壁上,且電極40上可以覆蓋有一層介電質層(Dielectric?Barrier?Layer)45,而放電氣體50充填于密閉空間15,放電氣體50可以為氙(Xe)或者水銀蒸氣(Hg)的任一種。
請再參照圖2-1與圖2-2所示,在制造根據本發明的背光模組結構時,首先,制備罩體20,并在罩體20上形成至少一個電極40,且可在電極40之上覆蓋介電質層45。接著,在液晶面板10的底部(即偏光片11上)涂布熒光粉30,同時也可在罩體20上不具有電極40的位置涂布熒光粉30。而在涂布熒光粉30時,可將熒光粉30摻雜一定量的硅膠(silicone),即可讓熒光粉30具粘著性,這樣,將熒光粉30與硅膠的混合物涂布在需要的位置,即可讓熒光粉30粘著在需要的位置。
請再參照圖2-3所示,接著,再將罩體20包覆在液晶面板10的底部處,即可形成密閉空間15,最后將密閉空間15抽成真空并同時灌入放電氣體50,并加以密封(如圖1所示),這樣即完成了背光模組制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邦泰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邦泰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16069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