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相機快門裝置及使用該快門裝置的相機模組無效
| 申請號: | 200610157065.2 | 申請日: | 2006-1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92015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6-04 |
| 發明(設計)人: | 袁崐益 | 申請(專利權)人: | 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3G9/08 | 分類號: | G03G9/08;G02B7/02;G02F1/15;G03B17/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09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相機 快門 裝置 使用 模組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相機,尤其涉及一種相機快門裝置及使用該快門裝置的相機模組。
背景技術
傳統的相機快門一般為機械快門,其分為鏡間快門及簾布快門兩種。鏡間快門又稱中心快門,在鏡頭的中間,由3至5片薄鋼片或其它特殊材料所制葉片組成,通過彈簧的張弛及杠桿作用,使葉片同時張合,以葉片張合快慢來控制感光元件曝光時間。簾布快門,又稱焦點平面快門,裝在機身后壁放置感光元件的前面,接近焦點平面。這種快門是用橡膠布或金屬片制成。快門速度的快慢,根據兩葉簾布之間裂口的大小來調節。當快門開啟后簾布片左右或上下掃過畫面,光線于瞬間通過簾片之間裂口射到感光元件上,使感光元件曝光。
一種現有照相機快門裝置揭示了一照相機快門裝置,由快門上緊系統、傳動系統和快門片組成,上緊系統的卷片輪與上制鍵嚙合,其軸向套有壓簧,嵌合在撥桿內;上制鍵另一端與凸輪連接;撥桿插入到踢板一側的通孔內,另一側通過凸柱固定踢板拉簧,踢板凸塊與快門片的頂端凸起配合運動,快門片連接有快門拉簧。使用時,通過卷片輪與上制鍵嚙合,快門上緊,壓簧拉長,兩個拉簧將快門片迅速鎖定,完成一次曝光。
但是,機械快門使用時會發出噪音,且其結構復雜,往往需要馬達、杠桿等結構配合使用,從而導致整個快門難以小型化。而且由于結構復雜,也會導致工作可靠性較低,容易出現故障。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緊湊的相機快門裝置及使用該快門裝置的相機模組。
一種相機快門裝置,其包括一個第一透明電極、一電致變色膜及一個第二透明電極,所述電致變色膜設于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及第二透明電極之間,所述第二透明電極與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具有相反的極性。
一種相機模組,其包括一個影像感測器、一個鏡頭模組及一個快門裝置,所述快門裝置設于所述鏡頭模組與影像感測器之間。所述快門裝置包括一個第一透明電極、一電致變色膜及一個第二透明電極,所述電致變色膜設于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及第二透明電極之間,所述第二透明電極與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具有相反的極性。
一種相機模組,其包括一個影像感測器、一個鏡頭模組及一個快門裝置,所述鏡頭模組具有至少一個鏡片。所述快門裝置包括一個第一透明電極、一電致變色膜及一個第二透明電極,所述電致變色膜設于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及第二透明電極之間,所述第二透明電極與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具有相反的極性。所述第一透明電極、電致變色膜及第二透明電極依次形成于所述鏡片上。
所述鏡頭模組中的相機快門裝置通過電致變色材料的特性,即在外加電壓下,電致變色材料會產生氧化或還原,使電致變色材料光透射特性發生變化的特性,來控制相機的曝光。該相機快門裝置結構簡單,無需復雜的機械控制機構,易于小型化且工作可靠性較高,便于減小整個相機模組的體積。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相機快門裝置的示意圖。
圖2是應用圖1中的相機快門裝置的一種鏡頭模組剖視圖。
圖3是應用圖1中的相機快門裝置的另一種鏡頭模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請參閱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相機快門裝置10,其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透明電極11及第二透明電極13,所述第一透明電極11及第二透明電極13之間夾設有一電致變色膜12,所述第一透明電極11與第二透明電極13具有相反的極性,即一個為正極一個為負極。
所述第一透明電極11及第二透明電極13與一個控制電路連接,該控制電路包括一電源14、一開關15及一調整元件16。所述電源14為所述第一透明電極11及第二透明電極13提供電壓并使其之間形成電場。所述開關15為一常閉開關,曝光時間可以通過斷開開關15時間來控制。所述調整元件16可以用來調整所述第一透明電極11與第二透明電極13之間的電壓。
所述第一透明電極11與第二透明電極13一般通過在一個透明基板上鍍一層透明導電薄膜形成,所述導電薄膜可為一種銦(indium)錫(tin)氧化物(oxide),即ITO膜。在應用中,所述導電薄膜應貼靠于電致變色膜12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15706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