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礦山正反風通用風門無效
| 申請號: | 200610153321.0 | 申請日: | 2006-09-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35725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8-06 |
| 發明(設計)人: | 沙同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沙同慶 |
| 主分類號: | E21F1/12 | 分類號: | E21F1/12;E05F15/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3500山東省鄒城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礦山 正反 通用 風門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礦山通風用風門,屬于礦山通風構筑物。
背景技術:
目前礦山通用風門,采用平推式二道風門,每道風門除配備正向風門外,還應設有反向風門,以備災害反風時使用。實際當發生災害需要反風時,礦井幾十道風門,必須人工去操控,打開正向風門,關閉反向風門。在災害發生的條件下,不但難以實現,而且人工進入災害區打開或閉合風門,有發生災難的危險。當礦山災害反風時,幾十道風門有一道不實現換向,就會造成通風系統的混亂,擴大災害范圍。要求正向風門和反向風門必須能跟隨正風和反風自動換向。以確保證正向通風和反向通風的系統完整性,可靠性。
實用新型目的:
本發明的目的是開發一種結構簡單,使用可靠,礦山正向和反向通風都可使用,確保通風系統的完整可靠的雙向通風用風門,而且即可自動(電動),也可手動的通風通用風門,以確保礦井通風安全和災害反風的可靠。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解決辦法是風門采用吊掛推拉結構,風門門板吊掛在吊掛鏈輪上,吊掛鏈輪將鏈條作為軌道左右移動;鏈條為無極循環結構,兩端由主動鏈輪和被動鏈輪作為驅動和支撐作用。電動機通過減速機帶動主動鏈輪旋轉,主動鏈輪帶動鏈條移動,鏈條上、下鏈被分別放置在槽型支撐架的上、下槽內。當電動機開動旋轉時,鏈條左右移動帶動被吊掛在鏈條下股上的風門門板,即可實現風門的自動開合。當人力推動風門門板時,鏈條僅作為導軌固定不動,風門的吊掛鏈輪沿鏈條左右移動,風門門板即可實現人力開合。
風門開合到位,風門與門框接觸后,安裝在門框上的限位開關被觸動,即可停止對電動機供電、停止電動機轉動,風門門板也停止移動。風門門板移動到關合位置,當限位開關事故不能停止對電動機供電時,電動機繼續運轉,鏈條雖然仍在移動,但風門門板被門框阻止,吊掛鏈輪開始在鏈條上空轉,實現對風門門板的保護,并防止擠傷過往行人。
風門門板下端有導向溝槽,可沿門框下坎導向滑輪移動,抵抗風壓推動風門偏移。
風門開合可以人工推拉風門門板實現風門開合,也可人工按壓風門電機按鈕開合風門,還可采用紅外線自動控制風門電動機實現自動化。
風門周邊采用橡膠彈性密封,固定在風門門框上,橡膠彈性密封被壓緊在風門門板上,以減少風門漏風。
在運行車輛的大斷面井巷,可以在鏈條的上鏈上再吊掛一扇雙扇風門門板,即制成雙扇風門,當鏈條移動時,上、下鏈上吊掛的風門門板和雙扇風門門板,反向移動,實現風門的開合。
有益效果:
本發明有以下優點:
1、采用吊掛推拉式結構,可以將正向風門和反向風門合二為一,不論正向通風或反向通風,都能確保通風系統的可靠性,不會因通風風向改變而鼓開風門造成通風短路,破壞通風系統。
2、本發明可將二道正向風門和二道反向風門合并成二道通用風門,節約了二道風門。
3、本發明由于采用推拉結構,正向通風和反向通風都一樣使用,防止災害反風因人工更換反向風門造成的危害性。
4、本發明采用鏈式吊掛推拉風門,即可實現風門人工手動開合,也可實現機械化或自動化風門開合。也解決了拉壞風門及夾傷過往人員。
5、本發明風門關閉到位觸及限位開關,可以實現電動關閉保護,也可實現二道風門不能同時打開的閉鎖問題。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法作以下詳細說明:
圖1-礦山正反風通用風門正視結構圖。
圖2-礦山正反風通用風門俯視結構圖。
圖3-礦山正反風通用風門側視結構圖。
圖4-礦山正反風通用風門雙扇風門結構圖。
圖中:
1-風門門板
2-吊掛鏈輪
3-鏈條
4-主動鏈輪
5-被動鏈輪
6-電動機
7-減速箱
8-槽型導向支撐架
9-門框
10-限位開關
11-風門導向溝槽
12-導向滑輪
13-橡膠彈性密封
14-風門把手
15-風門電機按鈕
16-雙扇風門門板
具體實施舉例:
圖示的礦山正反風通風風門采用推拉形式,風門門板(1)用吊掛鏈輪(2),吊掛在槽行支撐架(8)上的鏈條(3)上。風門門板(1)下有風門導向溝槽(11)被導向滑輪(12)支撐,所以無論礦山通風系統進行正向通風或反向通風的情況下,風門都不會被吹開。本發明可以采用人力手動拖動風門、風門電動按鈕控制和紅外線傳感器三種方式控制風門的開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沙同慶,未經沙同慶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15332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