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空壓機自動氣壓開關有效
| 申請號: | 200610147492.2 | 申請日: | 2006-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06972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6-25 |
| 發明(設計)人: | 詹奇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詹奇峰 |
| 主分類號: | H01H35/34 | 分類號: | H01H35/3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劉粉寶 |
| 地址: | 421002湖南省衡陽***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空壓機 自動 氣壓 開關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特殊用途的泵或泵送系統的部件或附件,特別是一種空壓機自動氣壓開關。
背景技術
中國專利ZL90202817曾公開了一種“調定式壓力控制器”,其由開關部件、膜盒式壓力傳感器、傳動塊、彈簧座、彈簧架、彈簧、限位座、接頭螺母等組成,采用膜盒式壓力傳感器來帶動開關部件的通斷,故能控制壓縮機的轉停,但不涉及空壓機的溢氣系統,也就是說使用它如果不采取其他措施使空壓機泄氣,重新啟動時就可能處于負荷狀態。
中國專利ZL92213905也曾公開一種“空壓機氣壓開關”,其包括底板、支架、氣壓彈簧、氣壓調節螺絲、氣壓頂頭、跳板、卸荷單向閥,位于跳板邊側的支架上裝有手動卸荷開關,還裝有觸碰式微型交流接觸器,其觸頭位于跳板上方,其是通過手動隨時方便地對空壓機進行泄壓。目前,市場上供應的空壓機壓力控制器(空壓機氣壓開關),其溢氣系統都采用間接方式,結構上設計存在著泄壓可靠性不高的缺陷。因為在切斷電源的同時不將空壓機氣缸和排氣大銅管內余壓排出,則空壓機氣缸和排氣大銅管內余壓仍將維持較長時間,而當人們在一個短時間間隔后又啟動空壓機時,氣缸和排氣大銅管內往往還存有一定的空氣壓力,從而使空壓機在帶負荷情況下啟動,不但加大空壓機電機的啟動損耗,而且較大的啟動電流對電機本身及附近電器設備均會產生不良影響,縮短了空壓機使用壽命,增加了維修工作量。
為了解決這類問題,中國專利ZL01220855.8公開了一種“空壓機自動氣壓開關”,其包括開關部件、殼體、膜盒式壓力傳感器,膜盒式壓力傳感器裝在殼體下,有一彈簧支架安裝在殼體內,彈簧支架裝一彈跳板,上裝開關部件,殼體一側裝有卸荷閥,彈跳板延伸耳在卸荷閥的密封頂針下。它能做到在開關切斷電源的同時直接對空壓機自動泄壓,使空壓機在任何時候啟動都處于無負荷狀態。由于其結構的設置,導致自身體積較大,因而其成本較高。
中國專利ZL01221183.4公開的“空壓機自動兼手動氣壓開關”,它包括開關部件、底板、膜盒式壓力傳感器,膜盒式壓力傳感器裝在底板上,一控制板裝在底板上與膜盒式壓力傳感器接觸,該控制板上放置一彈跳板,彈跳板上有一拉簧其另一端掛在控制板上,底板一側裝有卸荷閥,彈跳板延伸耳在卸荷閥的密封頂針下,底板的另一側有一手柄伸入到彈跳板下。同樣由于其結構的設置,導致自身體積較大,因而其成本較高。
上述專利多或少存在著各方面的問題,還不十分理想。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空壓機自動氣壓開關,以解決現有空壓機氣壓開關存在的不足之處。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空壓機自動氣壓開關,包括卸荷部分和開關部分,其卸荷部分包括一本體、一連桿元件、一卸荷元件及上、下密封元件,開關部分包括壓力隔膜、壓力彈片、壓力隔膜基座、開關推桿、兩接線端子、彈片、接線端子安裝盒;在所述本體上設置有連接儲氣筒和泵浦的兩個管接頭以及位于管接頭和本體內的進、出氣管道,在本體內還設置有溝通進、出氣管道的工作腔和進氣腔,工作腔位于進氣腔的下部,在工作腔與進氣腔之間設置有安裝在本體上的下密封元件;在進氣腔上部的本體上安裝有卸荷元件,在卸荷元件上開設有卸荷口并安裝有上密封元件,工作腔、進氣腔、卸荷口同軸設置;在壓力隔膜下方設置有一壓力彈片,該壓力彈片與壓力隔膜一起安裝在壓力隔膜基座上并連同壓力隔膜基座一起被接線端子安裝盒安裝在本體中的工作腔中,該壓力彈片的承壓值決定開關的壓力值,兩接線端子固定在接線端子安裝盒上,其上、下端分別位于接線端子安裝盒內、外;所述彈片一端固定在一個接線端子上,另一端設置有電觸頭,與另一個接線端子上的電觸頭接觸;在所述壓力隔膜基座上滑動地設置有推桿,推桿的上、下端分別與壓力隔膜和彈片接觸;所述卸荷部分的連桿元件穿過工作腔、下密封元件、進氣腔、上密封元件及卸荷元件中的卸荷口,其下端與壓力隔膜連接,上端開設有卸荷槽。
在實際加工過程中,各零件之間的誤差,有時候會造成連桿元件不能露出卸荷元件上的卸荷口,造成卸荷不暢,本發明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是將連桿元件分成上下兩截,兩截之間通過螺紋方式連接。這樣當出現誤差時,可以旋轉連桿元件的上部,調整連接元件的長度至卸荷槽在適當位置后,在連桿元件兩截螺紋連接部分用連接膠固定。
所述上、下密封元件均為錐形橡膠密封圈。
所述卸荷元件和接線端子安裝盒直接采用鉚彎方式安裝在本體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詹奇峰,未經詹奇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14749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