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心絞痛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有效
| 申請號: | 200610147305.0 | 申請日: | 2006-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99678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6-18 |
| 發明(設計)人: | 周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上海方心科技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61K36/835 | 分類號: | A61K36/835;A61K9/08;A61K9/10;A61K9/16;A61K9/20;A61K9/48;A61P9/10;A61P9/04;A61K35/3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巍 |
| 地址: | 20002***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治療 充血 心力衰竭 合并 心絞痛 中藥 組合 及其 制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心絞痛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種常見的、致死率高、醫療花費高的疾患。隨著人口老齡化以及心肌梗死存活率的升高,CHF已成為發病率增長最快的心血管疾患,全世界每年新增病例數近100萬,而且整體預后不佳。調查顯示,雖然心力衰竭住院率只占同期心血管病的20%,但死亡率卻占40%。
目前,世界范圍內導致CHF的最常見的病因,不再是高血壓及心瓣膜病,而是冠心病(1986年起新英格蘭醫學雜志報道的13組隨機、多中心心力衰竭試驗冠心病流行情況,其中68%為冠心病患者,此數據還可能被低估)。中國亦無例外。調查顯示:上海心衰病人發病原因1980年主要是心臟瓣膜病變,風心病引起的心衰占47%,到了1990年和2000年分別只占24.3%和8.9%;而冠心病引起的心衰呈上升趨勢,由1980年的29.1%上升到1990年的38.8%和2000年的50%。心絞痛除了發生于有1支或1支以上主支冠脈病變的患者,也可發生于瓣膜性心臟病、肥厚性心肌病和控制不良的高血壓病患者。冠狀動脈正常但由于冠脈痙攣或血管內皮功能失調而導致心肌缺血的患者也可出現心絞痛。心力衰竭作為不同原因所致的多種心臟病發展的最終結果,合并心絞痛癥狀是極其常見的。
因此加強對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心絞痛的基礎研究,開發研制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心絞痛的新型藥物是醫藥界關心的問題,特別是在中藥領域的研究更受關注。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研究設計一種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心絞痛的新型中藥組合物,尤其是一種患者使用方便、成本較廉、療效可靠,可長期服用的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心絞痛的口服制劑。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心絞痛的新型中藥組合物,(復方鹿紅強心擴脈顆粒)。
本發明的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心絞痛中藥組合物依據下列中醫理論:
中醫“心脹”、“心痹”和“心水”等病名就其表現而言可歸入心力衰竭。心力衰竭的中醫病機可以概括為:心氣虛-血瘀-水停-(心)陽虛(心氣虛加重)。中醫“胸痹”、“心痛”、“卒心痛”等病名相當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心肌病等疾患出現的胸部憋悶疼痛等癥狀,早在《內經》中就指出“腎病者……虛則胸中痛”,強調腎虧體衰在“胸痹心痛”發病中的地位。胸痹的基本病機是本虛標實,病位在心,表現形式為“脈不通”。從局部看本虛以心氣不足,心陽不振為主,標實者以氣血不暢,心脈痹阻為多。從整體看,本病源于腎陽不足,而腎陽不足是心陽不振之根,也是氣血瘀滯、心脈孿急之因。因此在胸痹的治療當中,既要注意益氣活血通絡治標,亦要重視補腎培元治本。傳統中醫學“水火既濟、心腎相關”、“治心之所以治腎,而治腎之所以治心。”的這種“心腎相關”的治療學理論為補腎法治療心衰、心絞痛提供了理論依據。同時根據“通則不痛”、“久病入絡”的理論觀點,在心衰合并心絞痛的治療上要加以活血通絡之品,這也是與符合現代醫學微觀理論相符合的。
在上述基礎上研發的本發明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心絞痛中藥組合物(復方鹿紅強心擴脈顆粒),由鹿角、紅花、補骨脂、淫羊藿、山萸肉、女貞子、沉香等純中藥組成。其中鹿角溫補肝腎、補益精血,使腎氣有根,自然上通于心,紅花活血化瘀通經兼涼血解毒,共為君藥;補骨脂補腎助陽、納氣平喘,淫羊藿溫腎壯陽,二藥共同協助鹿角溫補腎陽,均為臣藥;山萸肉補益肝腎、收斂固澀,女貞子補益肝腎之陰,在方中含“陰中求陽”之意,沉香溫腎納氣、降逆平喘,三藥在方中共為佐使藥。諸藥合用共奏調補陰陽、溫腎強心、活血通絡之功效。本方在處理標本關系上立足補虛求本,兼顧瘀血、水飲等標實。在處理陰陽比重上平補陰陽,以補陽為主,且陰中求陽;在處理心腎關系上強調心腎相交、心本乎腎,以溫腎求強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上海方心科技研究所,未經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上海方心科技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14730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