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體化集熱瓦無效
| 申請號: | 200610141976.6 | 申請日: | 2006-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53747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4-02 |
| 發明(設計)人: | 孫善駿 | 申請(專利權)人: | 孫善駿 |
| 主分類號: | F24J2/05 | 分類號: | F24J2/0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0011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體化 集熱瓦 | ||
本發明涉及一種一體化集熱瓦,是一種太陽光能轉化成空氣熱能和/或空氣動能后再利用的一體化太陽能建筑系統裝置用部件方案,適用于用空氣熱能和空氣動能傳遞、轉換太陽熱能至一體化太陽能建筑發電、集熱等系統裝置中和建筑物通風、空調系統建筑中等的應用。
目前,還沒有這種型式的一體化集熱瓦,有用太陽能熱水器排列成的建筑物,以其無污染,不要加入人工能量,水溫較高,儲水量較大等優點受到人們歡迎,但是這種太陽能熱水器排列成的建筑物有許多局限性,主要是不能與建筑物形成一體化。太陽能光伏發電轉化也有許多缺點:主要是能量分散、占地面積大,發電效率低下,造價高昂。為了改變這種不利的情況和配套系列發明一體化太陽能建筑等,有必要發明一種適用、先進的一體化太陽能建筑及發電系統的系統裝置用部件一體化集熱瓦。
本發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一體化太陽能建筑及發電系統用的一體化集熱瓦,是一種太陽光能轉化成空氣熱能和/或空氣動能后再利用的一體化太陽能建筑系統裝置部件,適用于用空氣熱能和空氣動能傳遞、轉換太陽熱能至一體化太陽能建筑及發電系統裝置中和建筑物通風、空調系統中等建筑物的應用,它能夠方便太陽能建筑一體化,而且轉化成的空氣熱能和空氣動能后可以較大量的轉化集熱、發電、建筑物通風、空調、儲存、綜合利用等。
本發明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基本方式是在波形、折形等等瓦槽中制作真空集熱管連接體,真空集熱管的開口端通過瓦槽中的連接體預留孔連通由太陽能建筑一體化板材等構成的建筑集熱箱體,一體化集熱瓦的瓦槽在一擋以上,真空集熱管的使用數量也在一根以上,建筑集熱箱體的屋面上一體化集熱瓦的瓦槽造型有上、下瓦槽型分別,以便于上、下瓦槽型瓦槽搭接嚙合排水防水,一體化集熱瓦的上瓦槽搭接嚙合在下瓦槽上;一體化集熱瓦的左右搭接分別采用瓦擋卡槽卡蓋在連接處的瓦邊上,也可以不用瓦擋卡槽而在一體化集熱瓦的瓦邊連接處左右相互搭接;瓦槽中安裝真空集熱管的連接體,在建筑集熱箱體的屋面中部的同一個連接體上其上為真空集熱管尾托,其下為連接體預留孔,連接體預留孔連通由太陽能建筑一體化板材等構成的建筑集熱箱體,同一片屋面的一體化集熱瓦瓦槽中安裝真空集熱管的近上部屋脊處的連接體,其上可以只有連接體預留孔,近下部檐口處的連接體,其上可以只有真空集熱管尾托。一體化集熱瓦的上瓦槽搭接嚙合在下瓦槽上排水,水流通過瓦槽中安裝的真空集熱管的連接體左右槽道;如果一體化集熱瓦制造的較真空集熱管短,一體化集熱瓦還要一些其上沒有連接體和連接體預留孔的過渡瓦,過渡瓦上、下瓦槽型瓦槽搭接嚙合排水防水;一體化集熱瓦左右搭接分別采用瓦擋卡槽卡蓋在瓦連接的瓦邊上。一體化集熱瓦與建筑集熱箱體的屋面采用掛接和/或粘接,掛接可以利用連接體預留孔的突起部分或在瓦上做一些專用的掛件。連接體預留孔與建筑集熱箱體配合保溫,可以配置一些密封隔熱元器件。一體化集熱瓦的造型、尺寸等不做限定。真空集熱管等可以采用各種形式的采集太陽能的真空集熱管、真空組合管等等。一體化集熱瓦與建筑結構的結合及與一體化太陽能建筑、發電系統的發電、通風系統裝置組合方案等不做限定。功能的組合也是根據需要選擇和設置。
由于本發明提供的一種一體化太陽能建筑及發電系統用的一體化集熱瓦,是一種太陽光能轉化成空氣熱能和/或空氣動能后再利用的一體化太陽能建筑系統裝置部件,可以適用于用空氣熱能和空氣動能傳遞、轉換太陽熱能至一體化太陽能建筑及發電系統裝置中和建筑物通風、空調系統中等的應用,也可以附加太陽光能轉化成空氣熱能和空氣動能后再組織制熱、集熱、制冷運用,本部件方案也是這種部件的基本形式,它能夠方便太陽能建筑一體化等綜合利用等。使建筑材料、裝飾、水電、發電、防水、隔熱、通風與太陽能溶為一體,節省了能源與材料,改善了建筑物易冷易熱易滲的毛病,減少了建筑物防水隔熱的工程量,建筑功能增加,還提高了建筑品位、增加了建筑物的自身價值與使用價值。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圖1是本發明的一種原理結構橫剖視圖,僅為一個特例;圖2是本發明的一種原理結構瓦擋卡槽橫剖視圖,僅為一個特例;圖3是本發明的一種原理結構局部縱剖視圖,僅為一個特例。參照圖1、圖2、圖3,一體化集熱瓦基本方式是在波形、折形等等瓦槽(3)中制作安裝真空集熱管(1)連接體(4),真空集熱管(1)的開口端通過瓦槽(3)中的連接體預留孔(5)連通由太陽能建筑一體化板材、保溫材料等構成的建筑集熱箱體,一體化集熱瓦的瓦槽(3)在一擋以上,真空集熱管的使用數量也在一根以上,同一塊一體化集熱瓦的瓦槽造型有上、下瓦槽型分別,以便于上、下瓦槽型的瓦槽(3)相互搭接嚙合排水防水,一體化集熱瓦的上瓦槽型的瓦槽(3)搭接嚙合在下瓦槽型瓦槽(3)上;一體化集熱瓦的瓦左右邊搭接,分別采用瓦擋卡槽(2)卡蓋在瓦連接處的瓦邊上,有時也可以做成直接相互搭接的瓦型;瓦槽(3)中安裝真空集熱管(1)的連接體(4)在建筑集熱箱體的屋面中部的同一個連接體(4)上其上為真空集熱管(1)尾托,其下為連接體預留孔(5),連接體預留孔(5)連通由太陽能建筑一體化板材等構成的建筑集熱箱體,在整個建筑集熱箱體屋面做一體化集熱瓦的瓦槽(3)中安裝真空集熱管(1)的連接體(4)在建筑集熱箱體的屋面最上部近屋脊處的連接體(4)其上可以只有連接體預留孔(5),瓦槽(3)中安裝真空集熱管(1)的連接體(4)在建筑集熱箱體的屋面最下部近檐口處的連接體(4)其上可以只有真空集熱管(1)尾托。一體化集熱瓦的排水水流通過瓦槽(3)中安裝的真空集熱管(1)的連接體(4)與瓦槽(3)構成的左右槽道;如果一體化集熱瓦制造的較真空集熱(1)短,一體化集熱瓦還要一些其上沒有連接體(4)和連接體預留孔(5)的過渡瓦,其上、下瓦槽型瓦槽(3)相互搭接嚙合排水防水;瓦邊左右搭接分別采用瓦擋卡槽(2)卡蓋在瓦連接處的瓦邊上。一體化集熱瓦與建筑集熱箱體的屋面采用掛接和/或粘接,掛接利用了連接體預留孔(5)的突起部分或/和另外再做專用的掛件。建筑集熱箱體與連接體預留孔(5)要可靠配合保溫,可以配置一些密封隔熱等元器件。一體化集熱瓦的造型、尺寸等不做限定。真空集熱管(1)等可以采用各種形式的采集太陽能的真空集熱管、真空組合管等等。一體化集熱瓦與建筑結構的結合及與一體化太陽能建筑、發電系統的發電、通風系統裝置選擇組合的方案不做限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孫善駿,未經孫善駿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14197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