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粉末型雙酚A雙(二苯基磷酸酯)的制造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610140905.4 | 申請日: | 2006-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61658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4-16 |
| 發明(設計)人: | 鄭建宗 | 申請(專利權)人: | 恒橋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F9/12 | 分類號: | C07F9/12;C08K5/523;C09K2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武玉琴;王月玲 |
| 地址: | 中國***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粉末 型雙酚 苯基 磷酸酯 制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工程塑料中的阻燃劑雙酚A雙(二苯基磷酸酯)(BDP)的制造方法,尤指粉末型阻燃劑雙酚A雙(二苯基磷酸酯)(BDP)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傳統上,常見的聚合物用的阻燃劑,大都為固體的粉末或粒狀,許多塑料配料業者,也熟悉并具備使用粉體或粒狀阻燃劑的設備及處理經驗,但液體型的阻燃劑,對一般塑料的配料業者來說,就很不習慣,也很頭疼,因為他們不熟悉,也沒有液體加料的處理設備。
目前在工程塑料上BDP[Bisphenol-A?bis(diphenyl?phosphate)]是常用的聚合型磷酸酯阻燃劑,如式一:
n=0.1.2.3…(式一)
式一名稱為雙酚A雙(二苯基磷酸酯)Bisphenol-A?bis(diphenylphosphate),簡稱BDP,這產品并非單分子組成物,通常是n=0,1,2,3…5的混合物,BDP在市面常見品牌有CR741、CR741S、FP600、FP700、Reophos?BDP、Fyrolflex?BDP以及Ncendx?P-30。
這些產品被當做無鹵阻燃劑并普遍用于改性聚苯醚(M-PPO)、聚碳酸酯(PC)、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的共聚物(ABS)、聚碳酸酯-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合金(PC/ABS)、聚苯乙烯(PS)、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環氣樹脂(EPOXY)…等塑料,樹脂中。
這些不同廠家銷售的BDP阻燃劑產品都是具有高黏度的液體,使用上須有液體定量壓力泵,但這液體阻燃劑有一個極大的缺點,即在運送過程中及長期貯存時會固化變成大硬塊,而無法使用。為了防止結塊的發生,在運輸系統及貯料桶、泵、管路…等等,都須加裝加熱設備,否則會造成阻塞,這對使用者極不方便,尤其對非大批量連續配料業者來說液體型BDP極難使用,而且阻燃劑長期在加熱高溫狀態下容易使聚合型阻燃劑降解而且變色,同時黏稠液體阻燃劑的配料在雙螺桿擠出機中要得到好的分散也極費心力。
由于商業化產品的液體阻燃劑BDP有以上的缺點,因此在歐洲專利EP1264855中,提出用多孔性的SiO2(二氧化硅)來吸附液體的BDP,制成自由流動的粉體來解決前述液體BDP的缺點,但此方法只可得到BDP含量65-70%的粉體阻燃劑。另外含有額外30-35%的載體SiO2,這對配料業者來說降低了配方的自由度,且SiO2也不一定是原配方中能被接受的。
在美國專利US2006/0100325公開中,也提到與EP1264855相類似的解決方案。在US20060145121公開中,為了解決BDP長久貯存會固化結塊的問題,干脆提出加少量可與BDP兼容的Neopentyl?Glycol?bis(diphenyl?phosphate)新戊二醇雙(二苯基磷酸酯)簡稱NG?BDP,來防止BDP的固化。因此就不須要加熱系統,但NG?BDP比BDP更易降低塑料的物性,因此這種不固化的液體型BDP并未能得到使用者的認同,未能普遍在配料業界使用,因此實際BDP的問題仍未解決。
經過對BDP組成特性的研究,由于商業上的這些產品皆是屬于混合物而不是單一產品,因此混合物的熔點比其組成中的任一單獨產品低,尤其商業化產品中,為了經濟生產的考量,不易控制任何其中之一的組成含量超過95%以上,因此在常溫中通常是液體,但放久后卻會固化成大硬塊,不利使用。
若想用一般常用再結晶溶劑來再結晶,如甲醇、乙醇、異丙醇…等類溶劑或苯、甲苯、二甲苯、氯仿、二氯甲烷、四氯化碳或其它如石油烴類、己烷、環己烷、庚烷、辛烷…等溶劑,碰到的問題不是常溫下BDP的溶解度太大,且因混合物共存而得不到結晶,就是相溶性不佳或所得到的結晶有黏性易結塊,無法得到結晶性粉末。因此在市場上到目前為止,只有液體型BDP而無粉末型BDP。
因此,由上可知,上述公知液體型BDP,在實際使用上,顯然具有不便與缺陷存在,而可待加以改善。
于是,本發明人有感上述缺陷的可改善之處,且依據多年來從事此方面的相關經驗,對其悉心觀察且研究,并配合學理的運用,而提出一種設計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技術方案。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恒橋產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恒橋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14090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