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光突發交換網絡自適應匯聚方法及其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610140802.8 | 申請日: | 2006-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63348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4-16 |
| 發明(設計)人: | 袁馳;李正斌;徐安士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Q11/00 | 分類號: | H04Q11/00;H04L12/56;H04J14/02;H04B10/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 代理人: | 賈曉玲 |
| 地址: | 10087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突發 交換 網絡 自適應 匯聚 方法 及其 裝置 | ||
1.一種光突發交換網絡自適應匯聚方法,包括:
(1)來自接入網絡的數據經業務分類器分類后進入匯聚適配模塊中的緩存隊列中等候封裝;
(2)計算等候封裝數據的長度加權值與數據等待最長時間的加權值二者的和或者二者的積,判斷計算值是否達到預先設定的閾值,達到則封裝,否則不封裝等待新的數據到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突發交換網絡自適應匯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進一步包括:在OBS節點處,將具有相同目的地址、相同QoS要求的數據包存儲在節點的電緩存中,同時為這類數據包分配一個邏輯排隊;并為每個邏輯排隊配置一個計時器和一個數據長度記錄器用于記錄時間和邏輯排隊的長度。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突發交換網絡自適應匯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的計算等候封裝數據的長度加權值與數據等待最長時間的加權值二者的和或者二者的積的公式為:B=α×Tmβ×Ln,其中T為首先到達的數據包的等待時間;L為等候封裝數據的長度;α和β分別為時間T和長度L的幾何權重,m和n分別為時間T和長度L的指數權重;符號表示乘法或加法運算。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突發交換網絡自適應匯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之后,包括:根據路由信息向下一跳發送控制包去預約資源,封裝好的突發數據包則進入輸出緩沖區等待偏置時間后再發送。
5.一種支持光突發交換網絡自適應匯聚的節點結構,包括業務分類器、匯聚適配模塊、匯聚適配控制模塊、突發數據包和突發控制包產生器,其特征在于:來自接入網的數據首先進入業務分類器,分類器將數據按照目的地址和QoS要求進行分類提交給匯聚適配模塊,匯聚適配模塊負責記錄匯聚排隊中的數據長度與最先到達排隊的數據包的等待時間和計算它們的和或乘積,如果計算值達到預先設定的閾值,則由匯聚適配控制模塊指令突發數據包產生器將排隊中的數據封裝成一個突發數據包。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支持光突發交換網絡自適應匯聚的節點結構,其特征在于:匯聚適配模塊主要由隨機存儲器、計時器、數據長度記錄器組成,隨機存儲器用來緩存數據,數據長度記錄器記錄匯聚排隊中的數據長度,計時器記錄最先到達排隊的數據包的等待時間。
7.如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支持光突發交換網絡自適應匯聚的節點結構,其特征在于:突發數據包產生器同時還生成一個突發控制包,突發數據包和突發控制包存儲在緩存器中,等候調度。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支持光突發交換網絡自適應匯聚的節點結構,其特征在于:被調度的突發數據包和突發控制包由光發送模塊發送,經光波分復用器進入鏈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大學,未經北京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140802.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