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亮度調整方法及裝置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610140302.4 | 申請日: | 2006-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93488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6-04 |
| 發(fā)明(設計)人: | 林峰立 | 申請(專利權)人: | 啟萌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B41/38 | 分類號: | H05B41/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華和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壽寧;張華輝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亮度 調整 方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亮度調整方法及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亮度調整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科技的進步,尤其在日常生活中隨身電子產品的盛行,對于輕薄、耗電量低的顯示器的需求是日益增加。其中,液晶顯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以其耗電量低、發(fā)熱量少、重量輕、以及非輻射性等等優(yōu)點,早已被使用于各式各樣的電子產品中,并且已逐漸地取代傳統(tǒng)的陰極射線管顯示器(Cold?Cathode?Tube?Display,CRT?Display)。
一般而言,液晶顯示器是主要包含一液晶面板、以及一背光模組。其中,液晶面板是具有兩基板、以及一夾設于兩基板間的液晶層;而背光模組是可將來自一光源的光線均勻地分布在液晶面板的表面。
傳統(tǒng)上主要是以螢光燈(Fluorescent?Lamp)作背光模組中的光源。其中,螢光燈又可分為冷陰極螢光燈(Cold?Cathode?Fluorescent?Lamp,CCFL)、以及熱陰極螢光燈(Hot?Cathode?Fluorescent?Lamp)。冷陰極螢光燈是以冷陰極電極來代替會發(fā)熱的熱陰極電極(例如:鎢絲),由于冷陰極螢光燈可低溫啟動,再加上高效和長壽的特點,故使得冷陰極螢光燈成為液晶顯示器中主要的背光源。
請參閱圖1,現有習知技術的冷陰極螢光燈10是包含一玻璃管11,玻璃管11內的二端各設有一電極12、玻璃管11的內壁則均勻涂布著螢光層(phosphor?layer)13。玻璃管11內是充填有水銀蒸氣及混合鈍氣(例如:氙、氬的混合氣體),作為放電介質(Discharge?Medium)。
通電時,電極12連接外部電源而釋出電子,電子經電場加速碰撞玻璃管11內部的放電介質,使得放電介質處于激態(tài),然后釋出紫外光以回到基態(tài)。其中,放電介質所釋放的紫外光則會被玻璃管內部的螢光層13吸收,而發(fā)出可見光。
然而,冷陰極螢光燈10的亮度對溫度相當敏感,當冷啟動(cold?start)時,一開始冷陰極螢光燈10的亮度會相當微弱,然后隨著燈管溫度升高,亮度才逐漸增強,過一段時間后才能顯示出穩(wěn)定的亮度。以32寸具有16支冷陰極螢光燈的背光模組為例,約需要六十分鐘的暖機時間,冷陰極螢光燈10才能發(fā)出穩(wěn)定的亮度。若以使用者看一出六十分鐘的連續(xù)劇為例,當使用者覺得剛啟動時顯示畫面的亮度不夠時,可能會以手動方式將燈管的亮度加大(通常是使燈管的操作電流增加),但是隨著陰極螢光燈10的溫度逐漸上升,亮度也逐漸增加,一段時間后,使用者反而會覺得顯示畫面太亮,需要再把亮度減小。為了得到適當的畫面亮度,使用者必須來回調整畫面的亮度,實在造成不便。
承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種能自動調整燈管亮度的亮度調整方法及裝置,以解決使用者手動進行調整的問題,實為一大課題!
由此可見,上述現有的調整燈管亮度的裝置在調整方法、產品結構及使用上,顯然仍存在有不便與缺陷,而亟待加以進一步改進。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相關廠商莫不費盡心思來謀求解決之道,但長久以來一直未見適用的設計被發(fā)展完成,而一般調整方法及產品又沒有適切的方法及結構能夠解決上述問題,此顯然是相關業(yè)者急欲解決的問題。因此如何能創(chuàng)設一種新的自動調整燈管亮度的亮度調整方法及裝置,實屬當前重要研發(fā)課題之一,亦成為當前業(yè)界極需改進的目標。
有鑒于上述現有的調整燈管亮度的亮度調整方法及裝置存在的缺陷,本發(fā)明人基于從事此類產品設計制造多年豐富的實務經驗及專業(yè)知識,并配合學理的運用,積極加以研究創(chuàng)新,以期創(chuàng)設一種新的自動調整燈管亮度的亮度調整方法及裝置,能夠改進一般現有的調整燈管亮度的亮度調整方法及裝置,使其更具有實用性。經過不斷的研究、設計,并經反復試作及改進后,終于創(chuàng)設出確具實用價值的本發(fā)明。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的調整燈管亮度的亮度調整方法及裝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新的能自動調整燈管亮度的亮度調整方法及裝置,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使其解決使用者手動進行調整的問題,從而更加適于實用。
本發(fā)明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依據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亮度調整方法,是調整至少一螢光燈的亮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驟:感測該螢光燈的一電流值及一電壓值;依據該電流值及該電壓值獲得一亮度值;比較該亮度值與一目標亮度值并得到一比對結果;以及依據該比對結果調整該電流值或該電壓值。
本發(fā)明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采用以下技術措施進一步實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啟萌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啟萌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14030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廢舊電池環(huán)保處理方法
- 下一篇:可折疊的傘把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