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影像擷取模塊及具有此影像擷取模塊的可攜式計算機無效
| 申請號: | 200610140300.5 | 申請日: | 2006-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69674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4-30 |
| 發明(設計)人: | 黃庭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16 | 分類號: | G06F1/16;H04N5/2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 代理人: | 陳小雯;李曉舒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影像 擷取 模塊 具有 可攜式 計算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于一種可攜式計算機(Portable?Computer),且特別是有關于一種具有影像擷取模塊(Image?Catching?Module)的可攜式計算機。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展,可攜式計算機(例如:筆記型計算機)已逐漸地取代桌上型計算機。目前,在一些中高階機種的可攜式計算機通常會配備有影像擷取模塊。使用者可通過影像擷取模塊來與遠程用戶互動,或是用來錄制使用者個人的影音畫面。
圖1繪示現有的一種可攜式計算機的示意圖。在圖1中,可攜式計算機10例如是一筆記型計算機,可攜式計算機10的顯示模塊12上配設有一影像擷取模塊100,其中影像擷取模塊100是藉由一轉軸14樞設于顯示模塊12。因此,使用者可通過調整影像擷取模塊100的旋轉角度來擷取欲拍攝的影像。
然而,由于影像擷取模塊100僅具有一鏡頭110,因此使用者無法利用單一鏡頭110來同時擷取不同背景的影像。舉例來說,在進行遠程教學時,可攜式計算機10上的影像擷取模塊100無法同時將演講者與會場聽眾的影像傳遞至遠程用戶。亦即,遠程用戶無法觀看演講者與會場聽眾的互動,使得遠程教學質量大打折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影像擷取模塊,其具有二組影像擷取裝置,以同時擷取不同背景的影像。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攜式計算機,以解決可攜式計算機上的影像擷取模塊無法同時擷取不同背景的影像的問題。
為達上述或是其它目的,本發明提出一種影像擷取模塊,其適于配置在一可攜式計算機的一顯示模塊,此影像擷取模塊包括一第一影像擷取裝置、一樞轉機構與一第二影像擷取裝置。第一影像擷取裝置具有一電路板、一第一感光元件與一第一鏡頭,其中第一感光元件配置于電路板,且位于第一鏡頭后方的光路徑。此外,樞轉機構是配設于顯示模塊,而第二影像擷取裝置則是沿著一旋轉軸線樞設于樞轉機構,且第二影像擷取裝置電性連接至電路板。另外,第二影像擷取裝置具有一第二鏡頭與一第二感光元件,第二感光元件是位于第二鏡頭后方的光路徑。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鏡頭與第二鏡頭朝向相反方向。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樞轉機構與電路板的一側連接。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影像擷取模塊更包括一軟性電路板(Flexible?Printed?Circuit,FPC),而第二影像擷取裝置經由軟性電路板電性連接至電路板。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感光元件電性連接至電路板。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影像擷取裝置更包括一基座以及自基座延伸出的一第一轉軸與一第二轉軸,第二感光元件配置于基座,而第一轉軸樞設于樞轉機構,第二轉軸樞設于顯示模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影像擷取模塊更包括一旋鈕,旋鈕與第二轉軸連接。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樞轉機構為一軸套。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樞轉機構內壁設有一凹孔,而第一轉軸設有多個凸起,當第一轉軸轉動時,這些凸起其中之一適于卡合于凹孔。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多個凸起等距排列于第一轉軸與樞轉機構接觸的一面。
本發明再提出一種可攜式計算機,其包括一顯示模塊與上述的影像擷取模塊,其中影像擷取模塊適于配設于顯示模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顯示模塊具有多個開孔,而這些開孔暴露出第一鏡頭與第二鏡頭。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顯示模塊具有一軸孔,而第二轉軸是穿設于軸孔。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顯示模塊設有一開孔,而此開孔暴露出與第二轉軸連接的旋鈕。
本發明的效果:
在本發明的可攜式計算機中,影像擷取模塊具有二影像擷取裝置。其中,上述的二影像擷取裝置例如是朝向相反方向以擷取不同背景的影像。舉例來說,在進行遠程教學時,一影像擷取裝置可朝向演講者,另一影像擷取裝置可朝向會場聽眾。如此,遠程用戶即可充分地獲知演講者與會場聽眾的互動。具體地說,本發明的影像擷取模塊可同時擷取不同背景的影像,進而使得可攜式計算機有較廣泛的應用層面。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圖1繪示為現有的一種可攜式計算機的示意圖;
圖2A繪示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一種可攜式計算機的示意圖;
圖2B繪示為圖2A的可攜式計算機在另一視角的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14030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