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人工智能植物生長環境調控專家決策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0610139128.1 | 申請日: | 2006-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62384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4-16 |
| 發明(設計)人: | 魏珉 | 申請(專利權)人: | 魏珉 |
| 主分類號: | G05B13/02 | 分類號: | G05B1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28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人工智能 植物 生長 環境 調控 專家 決策 系統 | ||
1.現代可控環境農業工廠化生產的核心是對設施內栽培環境能有效地控制,并進行機械化與自動化生產作業。在可控環境農業發達國家大多數溫室設施能夠通過計算機智能化調控裝置進行控制管理,通過各種傳感器,對設施內生態環境要素(如溫度、濕度、太陽輻射、營養液EC值、二氧化碳濃度、以及作物生長狀況等參數)進行測量,根據作物生長所需最佳條件,由計算機智能系統發出指令,對系統和相關設備進行控制,按著作物生長發育的要求,調節控制溫、光、水、肥、氣等諸因素,大大地提高了作物的生產力和成品產出率。與人工經驗操作控制相比,采用智能化綜合控制技術可節能15%~50%,并能通過記憶及查詢功能、決策支持功能,為種植者全天候24小時提供信息和控制幫助。
本發明旨在農業生產推廣使用計算機技術,在作物模型研究中借鑒了荷蘭與美國的理論依據和研究方法,結合專家系統主要開發為農業生產提供預測、指導和病蟲害診斷等信息的模型,同時大力發展工廠化農業,在溫室設施內利用傳感器和計算機對溫室多因素環境進行控制,將溫度、濕度、CO2濃度和肥料等控制在最適合作物、蔬菜等生長發育的水平,提高產量和質量,實現周年生產。同時結合雨水收集與再利用系統以及小型農業水電站達到無環境污染、無資源浪費的現代化綠色農業這一目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魏珉,未經魏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139128.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