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控制通信終端芯片操作權限的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610137635.1 | 申請日: | 2006-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75268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5-07 |
| 發明(設計)人: | 劉宇;鹿甲寅;程由猛;陳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Q7/32 | 分類號: | H04Q7/32;H04M3/22;H04Q7/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志強;羅正云 |
| 地址: | 518129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控制 通信 終端 芯片 操作 權限 方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芯片安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控制通信終端芯片操作權限的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同一批如手機之類的通信終端的芯片流片封裝產出后,部分芯片會在通信終端交付給用戶使用之前用于對通信終端的軟件系統做調試處理。這種情況下,芯片的權限控制狀態處于調試狀態,芯片的操作權限為可以對芯片內部的系統進行調試處理,外界能夠獲取芯片內部系統的信息,并可對這些信息做更改處理。如果將內部芯片處于調試狀態的通信終端交付給用戶使用,那么原本應保密的通信終端芯片的軟件系統信息可能被泄漏。因此,在將通信終端交付給用戶之前,通常將其中芯片的權限控制狀態設定為用戶使用態,在這一狀態下,用戶沒有接觸芯片內部的軟件系統信息的權限。
現有技術一通過將芯片外部特定的管腳接高電平或接低電平來控制芯片的權限控制狀態。為便于芯片生產商或軟件開發商測試芯片性能,可通過設定芯片中特定管腳的電平,將芯片的權限控制狀態設置為調試狀態,并在此之后,通過改變芯片中特定管腳的電平,將芯片的權限控制狀態設置為用戶使用態。
現有技術一雖然能夠對操作芯片的權限控制狀態進行調整,但是存在安全性差的缺點。專業性較強的用戶能夠通過配置印制電路板上管腳的電平更改操作芯片的權限控制狀態,改變芯片的操作權限,從而非授權性的獲取或篡改芯片中保存的諸多保密信息,破壞芯片軟件系統信息和其它用戶隱私信息的安全性。
現有技術二是通過封裝技術來實現對芯片操作權限的控制。該技術在芯片封裝的時候,先區分出用于調試的芯片和用于交付用戶使用的芯片,之后再分別針對用途不同的芯片,將芯片中部分特殊壓點分別固定到不同的電平,來設置芯片的權限控制狀態。芯片在被封裝后,該芯片的權限控制狀態將無法被更改。但是,這一技術存在的缺點是對同一塊芯片的可利用性不高,可能造成芯片浪費,從而增加通信終端產品的生產成本。并且,由于無法更改芯片的權限控制狀態來改變芯片的操作權限,因此造成對采用該類芯片的通信終端的維修較困難。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控制通信終端芯片操作權限的方法,保障芯片軟件系統的安全性。
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二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控制通信終端芯片操作權限的裝置,保障提高芯片軟件系統的安全性。
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個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控制通信終端芯片操作權限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獲得包含權限控制信息的啟動程序和該啟動程序對應的凈程序的第一特征信息;
確定所獲得的啟動程序的第二特征信息;
比較所述第二特征信息與所述第一特征信息;
在確定所述第二特征信息與所述第一特征信息相同時,在通信終端中運行所述啟動程序。
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二個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控制通信終端芯片操作權限的裝置,包括:存儲器、檢測模塊、控制模塊和權限控制模塊;
所述的存儲器,用于存儲包含權限控制信息的啟動程序對應的凈程序的第一特征信息和所述啟動程序;
所述的檢測模塊,用于從所述存儲器讀取所述啟動程序,確定所述啟動程序的第二特征信息,比較所述第一特征信息與所述第二特征信息,并將比較結果輸出;
所述的控制模塊,用于接收所述檢測模塊的比較結果,在比較結果為所述第一特征信息與所述第二特征信息相同時,運行所述的啟動程序,將所述啟動程序中的權限控制信息寫入權限控制模塊;
所述權限控制模塊,用于接收所述控制模塊寫入的權限控制信息,輸出與所述權限控制信息對應的控制信號。
由上述內容可見,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通過在通信終端的啟動程序中設置權限控制信息來控制通信終端芯片的權限控制狀態。為確保通信終端芯片的權限控制狀態不被非授權更改,本發明實施例在運行通信終端的啟動程序之前對該啟動程序做安全性檢測,以確定該啟動程序沒有被非授權更改,之后再運行該啟動程序,由該啟動程序中的權限控制信息設定通信終端芯片的權限控制狀態,有效控制通信終端芯片操作權限,保障芯片軟件系統的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中建立啟動程序包的方法流程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中控制芯片操作權限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中控制芯片操作權限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一;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中控制芯片操作權限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二;
圖5是圖3或圖4中檢測模塊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13763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