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魚藤素的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610135408.5 | 申請日: | 2006-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10018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7-02 |
| 發明(設計)人: | 甘純璣;管永光;吳英嬌;楊海花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農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D493/14 | 分類號: | C07D493/14;A61K31/352;A61K36/48;A61P35/00;A61K12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50002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魚藤素 制備 方法 | ||
1.一種魚藤素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原料:取臺灣魚藤根為原料,將含水率為0%~50%的臺灣魚藤根,在-20℃~90℃條件下粉碎為10~300目的臺灣魚藤根粉末備用;
(2)提取:將所述臺灣魚藤根粉末與作為夾帶劑的甲醇或乙醇混合均勻后,加入超臨界CO2流體提取器的萃取釜中,其使用量為在每克粉末中加入1ml~15ml的夾帶劑;設定提取溫度為20℃~80℃、萃取壓力為12Mpa~45Mpa、CO2流量為10kg/h~45kg/h、萃取與分離的時間為20min~150min;
(3)分離:提取完成后經分離器I和分離器II進行減壓分離;設定分離器I溫度為30℃~60℃、分離器I壓力為8Mpa~12Mpa、分離器II溫度為30℃~50℃、分離器II壓力為4Mpa~6Mpa;
(4)產品:從分離器II中得黃色油狀的魚藤素初提物,流動項選用甲醇、乙醇、氯仿、丙酮、乙酸乙脂中的一種或多種的混合物作為有機溶劑,硅膠柱分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魚藤素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將10g含水率為7%的臺灣魚藤根粉末與25ml無水甲醇,混合均勻,裝入超臨界CO2萃取器的萃取釜中,設定萃取溫度為65℃、萃取壓力為30Mpa、CO2流量為30kg/h;分離器I溫度為45℃、壓力為10Mpa,分離器II溫度為35℃、壓力為4.5Mpa.、萃取分離時間40min。萃取分離完成后,由分離器II得黃色油狀物,即魚藤素初提物,再經硅膠柱進行分離,用體積比為90∶10∶1的氯仿-乙酸乙脂-甲醇洗脫即可。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魚藤素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將5kg臺灣魚藤根粉末加入30L無水乙醇,混合均勻,裝入超臨界CO2萃取器的萃取釜中,設定萃取溫度為60℃、萃取壓力為18Mpa、CO2流量為25kg/h;分離器I溫度為50℃、分離器I壓力為10Mpa,分離器II溫度為40℃、分離器II壓力為5Mpa,萃取分離時間為60min。提取分離完成后,由分離器II得黃色油狀分離物魚藤素,再經硅膠柱進行分離,用體積比為6∶4的甲醇-丙酮洗脫即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農林大學,未經福建農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135408.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聲韻畫漢字輸入法
- 下一篇:多色組印刷單元自動定位方法及其定位調節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