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帶有兩種引信的煙花爆竹及其制造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610135019.2 | 申請日: | 2006-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06104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6-25 |
| 發明(設計)人: | 王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輝 |
| 主分類號: | F42B4/00 | 分類號: | F42B4/00;F42B4/3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16021遼寧省***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帶有 引信 煙花爆竹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所屬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煙花爆竹,尤其是帶有電發熱引信或同時帶有火藥引信和電發熱引信的點燃安全的煙花爆竹,本發明還涉及這種帶有電發熱引信或同時帶有火藥引信和電發熱引信的煙花爆竹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煙花爆竹大都是配備一條火藥引信或是備用一條同種引信來燃放煙花爆竹的,燃放時也大都是單獨采用明火或是外接點火器點燃火藥引信的方式來燃放,它們的缺點是不安全因素多、操作不方便,尤其是當煙花爆竹的第一條火藥引信沒有成功引放燃煙花爆竹而去用明火點燃備用引信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點燃時相對安全、方便的并且制造工藝簡單的電熱引信或帶有電發熱引信或同時帶有火藥引信和電發熱引信的點燃安全的煙花爆竹。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帶有兩種引信的煙花爆竹的制造方法。
本發明的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煙花爆竹上同時帶有電子發熱引信和火藥引信,電子發熱引信同煙花爆竹內部的藥劑或煙花爆竹的火藥引信相聯接接觸。將發熱材料兩端分別連接在兩條金屬導線上制成電發熱引信。將發熱材料引信通過火藥引信或不通過火藥引信直接連接煙花爆竹內的火藥上。加工成單個的具有電熱引信或同時具備電熱引信、火藥引信兩種引信的煙花爆竹后,可將煙花爆竹的發熱材料引信通過連接點將長的金屬導線聯接在供電操作控制盒上。燃放煙花爆竹時,可以明火燃放本煙花爆竹,也可以接通電源使電發熱引信紅熱引燃煙花爆竹。對于成串的煙花爆竹,在編接時將煙花爆竹的電發熱材料引信分別接到供電控制盒上,同時也將火藥引信隨編排鞭炮編接在一起。或是將發熱引信上的發熱材料聯接在煙花爆竹的火藥引信上或是成串鞭炮的火藥引信明火燃放端,并且連接點之外還留出一段火藥引信。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可以在遠距離點燃煙花爆竹尤其是較大型的煙花爆竹,并且安全系數增加。
2.本煙花爆竹的點火成功率較高。
3.更方便各種年齡的人員安全燃放。
附圖說明:
圖1為電發熱引信結構示意圖
圖2為發熱引信連接煙花爆竹引信示意圖
圖3為發熱引信部分連接煙花爆竹引信示意圖
圖4為發熱引信直接連接煙花爆竹內部發火藥示意圖
圖中1.金屬導線,2.發熱絲,3.火藥外引信,4.發熱引信,5.煙花爆竹,6.火藥引信,7.內部發火藥,8.引信供電端,9.連接點。
具體實施方式一
在圖1中,用兩條金屬導線(1)分別串聯連接在發熱絲(2)的兩端,制成電發熱引信(4)。
將煙花爆竹(5)的火藥引信(6)和發熱引信(4)如圖2所示連接在一起,形成帶有電發熱引信的煙花爆竹。對于多個煙花爆竹,在編接時將多個有電發熱引信的煙花爆竹的發熱引信供電端(8)并聯電連接連接在一條導線上形成公共供電端,再通過長導線在接到供電控制盒;或是先將多個煙花爆竹通過火藥引信編接在一起形成燃燒連接點火端,然后將發熱引信(4)連接在火藥引信(6)的燃燒連接點火端。電發熱引信(4)與供電操作盒之間的連結導線的長短可根據煙花爆竹的大小、威力等確定。
具體實施方式二
將煙花爆竹(5)的火藥引信(6)和發熱引信(4)如圖3所示連接在一起,發熱引信(4)的發熱絲(2)連接在火藥引信(6)的中段上,發熱引信(4)與火藥引信(6)形成一連接點(10),在連接點(9)外還有留有一段火藥外引信(3),燃放時,既可以選擇通過明火直接點燃火藥外引信(3)可以選擇通過發熱引信(4)點燃。
具體實施方式三
如圖4所示,將發熱引信(4)直接和煙花爆竹(5)的內部發火藥(7)連接在一起,形成既帶有電發熱引信(4)又帶有火藥引信(6)的雙引信煙花爆竹,然后分別將多個雙引信煙花爆竹的火藥引信(6)編接在一起形成火藥引信燃燒連接點火端,將雙引信煙花爆竹的電發熱引信供電端(8)電連接在一起形成公共供電端通向供電控制盒。點燃煙花爆竹時,既可以通過明火點燃火藥引信又可以通過發熱引信(4)點燃內部發火藥(7)來燃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輝,未經王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13501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