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反射原激發下意識記憶的技術導致識別排異抵抗的臨床應用無效
| 申請號: | 200610129110.3 | 申請日: | 2006-09-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85656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5-28 |
| 發明(設計)人: | 徐啟旺;劉俊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蘇州市巴微醫藥開發研究所有限公司;北京中港大富生物波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5/00 | 分類號: | A61K35/00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陳昕 |
| 地址: | 400038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反射 激發 下意識 記憶 技術 導致 識別 排異 抵抗 臨床 應用 | ||
1.由反射原引起的以腦生物波模式變化顯示的下意識記憶引起識別排異抵抗在預防治療疾病中的應用。
2.權利要求1的應用,所述反射原是:
(1)動物腫瘤細胞和人減毒腫瘤細胞;
(2)經減毒或未經減毒的自身腫瘤細胞;
(3)病毒株,
(4)人體內或動物體內的常居菌群,或
(5)能夠引起機體內環境改變的其它有關的生物性、理化性材料。
3.權利要求1的應用,還包括使用對反射原有增效作用的增效劑,所述增效劑包括但不限于N-乙酰-D-氨基葡萄糖、N-乙酰-D-氨基半乳糖、丙氨酸、D-甘露醇、肌醇、唾液酸(N-乙酰神經氨酸)、L-巖藻糖(6-脫氧-L-半乳糖)、DL-2-6二氨基庚二酸等和二氧化碳、氧、細胞色素C、吡硫醇、γ-氨基丁酸等中樞興奮類藥物;胞磷膽堿等促智類藥;哌甲酯鹽酸鹽、氟苯氧苯胺、亞甲基雙氧甲基苯丙胺等抗抑郁類藥物等。
4.通過接種反射原獲得生物波腦圖模式改變,顯示下意識記憶識別排異抵抗,用于實驗室應用和防治疾病的方法。
5.權利要求4的方法,是
(1)用于增強抵抗力;
(2)用于采用腦組織標本測定生物波腦圖模式改變動態;或
(3)用于以全身固定的或流動的細胞作標本測定生物波腦圖模式改變動態。
6.在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涉及到的疾病的臨床應用,用于預防治療:
(1)抗病毒感染導致的疾病,包括目前有記錄的全部致病性病毒,以及不斷新發現的致病性病毒株;
(2)亞病毒感染和/或感染性蛋白導致的疾病;
(3)所有致病菌、條件致病菌感染導致的疾病;
(4)癌癥早期及治療后的復發;
(5)其它類型病原體,如衣原體、支原體、放線菌、弓形體、真菌、螺旋體等感染導致的疾病;或
(6)健康人群不同年齡階段的清除微異源變化。
7.N-乙酰-D-氨基葡萄糖、N-乙酰-D-氨基半乳糖、丙氨酸、D-甘露醇、肌醇、唾液酸(N-乙酰神經氨酸)、L-巖藻糖(6-脫氧-L-半乳糖)、DL-2-6二氨基庚二酸等和二氧化碳、氧、細胞色素C、吡硫醇、γ-氨基丁酸等中樞興奮類藥物;胞磷膽堿等促智類藥;哌甲酯鹽酸鹽、氟苯氧苯胺、亞甲基雙氧甲基苯丙胺等抗抑郁類藥物等在增效反射源中的用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蘇州市巴微醫藥開發研究所有限公司;北京中港大富生物波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蘇州市巴微醫藥開發研究所有限公司;北京中港大富生物波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129110.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輕型振動器
- 下一篇:融合3D體繪制圖像上拾取和根據拾取動作更新相應視圖





